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丛书文集   182篇
教育与普及   1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26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以Zn Cl2、Na HCO3和Na Y沸石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等工序制备出Zn O/Na Y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发现20-30 nm氧化锌粒子负载在Na Y沸石表面。制备的材料具有抗大肠杆菌功能,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将大肠杆菌完全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O、Nb 2 O 5共掺杂Ba 0.2 Sr 0.8 TiO 3陶瓷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介电谱方法,分别对系列陶瓷样品的结构和复介电常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Zn2+、Nb5+进入Ba 0.2 Sr 0.8 TiO 3晶格后仍然为钙钛矿型固溶体;2)Nb 2 O 5会使得材料的低温弥散相变过程转变为弛豫相变过程,并在300~360K区域内会出现新的弛豫过程;3)掺入一定量的ZnO后Nb2O5掺入降低了Ba 0.2 Sr 0.8 TiO 3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了其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993.
以2130酚醛树脂为碳质前驱体,乙二醇为溶剂,苯磺酰氯为催化剂,纳米单质Fe粒子为掺杂剂,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掺Fe多孔炭单体,主要分析了Fe对前驱体溶液和多孔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粒子使前驱体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开始凝胶的时间增长,不同酚醛树脂含量下纳米Fe掺杂多孔炭的微结构及性能具有明显差异。Fe主要化合态存在于FeS和C48H44Fe14.01N15O35.68中。  相似文献   
994.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12-硼钨酸钾(K5 BW12 O40·nH2O)与盐酸共掺杂的聚苯胺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导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12-硼钨酸钾与苯胺单体的质量比(X)对掺杂聚苯胺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掺杂过程中[BW12 O40]5-作为对阴离子进入到聚苯胺链上,其含量随着犡的增大而增多。进入分子链上的[BW12 O40]5-阴离子会影响材料分子链排列的有序程度,进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合成的新材料可作为新型的电化学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探讨了量子点掺杂锰原子纳米材料的低温输运特性。结果表明,输运受到掺杂锰原子的强烈影响。具体来说,在微分电导中出现(2S+1)个近藤劈裂峰,锰原子表现为一个多值量子化有效磁场,导致这种劈裂。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先沉淀后退火法合成了Al2O3:Er3+荧光粉,研究了980nm激光激发下Al2O3:Er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质。为了增强Al2O3:Er3+荧光粉的荧光强度,Ba2+,Ca2+,Sr2+,Mg2+四种离子被掺杂进入了这种荧光粉中。结果了发现,掺杂后的Al2O3:Er3+荧光粉的荧光强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97.
以荷花花粉为模板,通过化学处理和煅烧工艺合成多孔氧化锌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智能气敏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并讨论多孔氧化锌的气敏机理.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约为直径约10μm的具有花粉形貌结构的六方纤锌矿型多孔氧化锌微球.氧化锌微球表面和内部均由大量孔径在100~200nm的孔道构成,连通性良好.孔壁由直径约为80nm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堆砌而成.由该多孔结构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对于500mL/m3的丙酮和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在31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80、22.10.其在丙酮和乙醇气体中的响应时间分别是2、3s,恢复时间分别为4、7s.传感器响应速度快,灵敏度与气体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8.
使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阳极膜厚为22.5μm的大面积ZnO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ZnO-DSC),活性面积18.24cm2。在ZnO浆料中添加乙酸可以提高阳极薄膜的染料吸附量,添加乙酸后染料吸附量由1.867×10-7mol/cm2增至2.832×10-7mol/cm2。在ZnO薄膜表面引入超薄TiO2保护层提高了ZnO薄膜与导电玻璃基底的粘接力。将上述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制备ZnO-DSC,光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DSC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分别提高至11.95mA/cm2和0.69V,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由未经任何处理时的2.56%提高到3.47%。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溶液法制备Nd掺杂ZnO,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电流密度-光电压曲线研究Nd掺杂对ZnO带隙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原子取代Zn原子掺杂到ZnO晶格中;Nd掺杂使ZnO带隙窄化,导致其UV-Vis谱吸收带边红移,且随着掺杂摩尔分数的增加,红移和窄化程度增大;掺杂Nd可提高电池的光电流及光电转换效率,当掺杂Nd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1.0%,1.5%时,其光电流密度分别为9.51,13.01,10.79mA/cm2,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2.28%,2.84%,2.48%.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计算方法,研究了LiFePO4中Li、P位替位掺杂Na、As时的电子结构. 计算表明:少量掺杂并未整体改变LiFePO4电子结构,但可以调整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PO键、FeO键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材料的特性;共掺杂体系的带隙宽度减小、嵌锂电位略微下降,掺入的Na、As未阻塞锂离子的一维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