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2篇
丛书文集   184篇
教育与普及   1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26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用晶体场理论研究了LiTaO3:Fe^3+(Mn^2+)的EPR参量D和掺杂晶体局域结构间的内在联系,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结果表明,LiTaO3:Mn^2+局域结构的畸变程度大于LiTaO3:Fe^3+。  相似文献   
942.
K元素的掺杂对锆酸锂材料吸收CO2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纳米级单斜相ZrO2为反应物,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在K元素掺杂的情况下,制备了一系列可在高温460~650℃下直接吸收CO2的锆酸锂材料——Li2K2xZrO3(0≤x≤0.4)。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热重分析仪(TG)分别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吸收CO2性能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量K元素的掺杂,能明显改善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当K2CO3的添加量x=0.03时,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快的吸收速度和较好的吸收容量,在500℃、20% CO2(80%空气)的气氛下保持160min即可达到吸收平衡,吸收量可达(25±0.6)%(wt),而且材料的循环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943.
制备方法对稀土Gd掺杂SnO2/Sb电催化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浸渍法、 溶胶-凝胶法, SnCl4·5H2O, Sb 2O3 Gd(NO3)3为 原料, 制备了稀土Gd掺杂SnO2/Sb涂层电催化电极. 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 考 察了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初步探讨了电极结构与电催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采用SEM, XRD, XPS和EDX等手段对不同方法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 晶体结构、 电极表面涂层的 元素化学结合态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结果表明,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电极为纳 米涂层电极, 表面裂纹较少, 晶体发育完全, 有利于SnO2, Gd2 O3和 吸附氧的表面聚集, 进而提高了电催化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944.
以8-羟基喹啉铝(Alq3)为主体发光材料,四苯基卟啉(TPP)为掺杂染料,制备了5种不同摩尔掺杂浓度(0.5%、1.0%、1.5%、2.0%、2.5%)的掺杂电致发光器件,考察了掺杂浓度对其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色度、亮度和发光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掺杂器件的发光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45.
946.
以氨为氮源,通过程序升温煅烧的方法来制备N掺杂的Nb2O5纳米光催化剂.用SEM、XRD、DRS、XPS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可成功将氮元素掺杂到Nb2O5纳米光催化剂中,并使Nb2O5的吸收边红移至可见光区.此外,还探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光催化剂氮化程度及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7.
采用水热法制备Co掺杂ZnO粉体,研究反应的温度、pH值、时间、Co离子浓度等对复合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40℃,最佳pH值为6.25,最佳时间为6 h,最佳浓度比为1:20。通过X射线衍射仪、光催化实验对其进行表征,实验表明Co掺杂的ZnO粉体其光催化性能相对于纯氧化锌有明显提高,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到达1:16.7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4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纯LiMgN,Cu掺杂LiMgN,以及Li过量和不足时Cu掺杂LiMgN体系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体系的电子结构、半金属性、形成能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Cu掺入使体系产生自旋极化杂质带,表现出半金属性,且体系性质受Li计量数的影响.当Li不足时体系的杂质带宽度增大,半金属性增强,净磁矩增大,同时体系的形成能降低,居里温度提高.而当Li过量时,体系半金属性消失,但带隙值减小,导电能力增强.通过比较光学性质发现,Cu掺入后体系在低能区出现新的介电峰,且当Li不足时介电峰增强,同时复折射率函数也发生明显变化,体系对低频电磁波吸收加强.  相似文献   
949.
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1-x%)Ba0.2Sr0.8TiO3+x%ZnO(x=0,0.2)陶瓷材料,并分别用x射线衍射和变温变频介电谱方法,对它们的结构和复介电常数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比为0.2%ZnO的掺杂:(1)对样品的室温晶系类型没有影响,仍然为立方晶系,晶格常数仅仅减小了0.18%;(2)弥散铁电相变的相变温度由未掺杂的136K向高温移动至140K;(3)低温铁电相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ε′减小而虚部ε”增加,高温顺电相的ε’和ε″几乎不变;(4)样品中弥散铁电相变过程的ε″与测量频率f几乎无关;(5)样品中出现在高温区的离子扩散过程向低温移动.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对器件结构的优化设计,改善了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度.该器件的结构为ITO/2T-NATA/NPBX/DPVBi/CBP:Ir(ppy)3/Alq3:DCJTB/BCP/Alq3/LiF/Al.当驱动电压为6 V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5.94 cd/A.器件在驱动电压为19 V,电流密度为570 mA/cm2时,最大亮度达到13540 cd/m2,色坐标为(0.31,0.39).而且,当器件的亮度由数十cd/m2增大到最大亮度时,器件的色坐标稳定在(0.31,0.37)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