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元刊杂剧的比拟式有三种表现形式:(本体+)像义动词+喻体+比拟助词;(本体+)喻体+比拟助词;(本体+)像义动词+喻体,第一种是全式,后两种为简式.元代出现了新的比拟助词"来"、"也似",比拟简式较多充当状语和定语,这些在元刊杂剧中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2.
广南方言助词"歇[(■iε)~(31)]"是极具广南汉语方言特色的一个虚词,它常常附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性质状态的实现;助词"歇[(■iε)~(31)]"的应用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既可以充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补语,也可以与之结合充当句子的状语。  相似文献   
123.
从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出发,多角度地探讨影响定语带结构助词"的"的因素,使学习者有规律可循,同时可掌握汉语定语带不带"的"在语义和表达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4.
浅谈日语会话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超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5):154-157
日语专业教学迫切要求外语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口语会话水平。结合当前日语会话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的薄弱环节,探讨日语会话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5.
约量构式是指由约量副词和约量助词叠加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现代汉语常见的约量构式主要有“大约+X+左右∕前后∕上下”。这一形式最早见于宋代,清以后开始普遍使用。现代汉语常见约量构式的历时演变以及句法语义特点,与其前置约量副词和后置约量助词的发展及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在翻译过程中,大胆吸收具有丰富形态变化的印欧语系的某些词法与句法,尤其是借鉴印欧语系通过词尾变化显示词类与句法功能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底的”、“地的”、“的地”、“底地”等复合助词.尽管有些助词由于其书面形式与口语不一致而没能通行开来,但鲁迅这种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与力图丰富与发展汉语语法的胆识与魄力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此外,对助词“的”的频用、叠用,以及将“的”字用于数量词之后和“的”字与中心语组合等等,无疑都显示了鲁迅语言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27.
继王引之《经传释词》注“言归于好”之“言”为“语词”后,各类汉语工具书皆认为此“言”是助词,无实义。结合文献及声韵,认为“言”应为“我 焉”的合音词,有实义,即“我就(从此)”。清代后,“言归于好”之“言”虚化为助词,无义。  相似文献   
128.
格助词"に"和"て"在日语当中使用十分频繁,在实际运用时也容易混清,可以说这两个格助词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为此,本文将对二者的用法和区别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日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9.
《经传释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虚词冠以专门的词类术语,但这些术语含义并不清晰。本文试图通过逐个分析词例,来归纳连词类术语的用法和意义,以及其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释词》以及王引之的虚词观念。  相似文献   
130.
《孟子》中的“之”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法单位:1.能够独立运有的词;2.用于人名的结构单位。“之”记录的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实词“之”包括名词和动词;虚词“之”包括连词,代词和助词,其中以助词的用法较为复杂,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作为构成语素的音节,语素,名词和助词,不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本文着重于对《孟子》中“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试图展示出《孟子》中“之”的语法体系及其语法功能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