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系统科学   367篇
丛书文集   236篇
教育与普及   4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4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533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带过重力补偿的比例导引制导律参数设计与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增大导弹落角为目标的过重力补偿比例导引律及其工程应用。将重力补偿信号作为加速度补偿指令引入线性比例导引回路,从而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分析了重力补偿系数、比例导引系数等参数对制导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根据遥测数据给出实际系统的过重力补偿系数、比例导引系数的辨识结果从而验证了理论设计结果,得到过重力补偿比例导引律的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2.
建立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Ⅰ-Ⅱ复合型裂缝在单向拉伸荷载作用下断裂角的修正剪滞模型,得到了与试验相吻合且优于传统S判据的断裂角.合理简化了复合型裂缝试样的力学边界条件,得到了裂缝体各剪滞子层位移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引用一种所谓的最大应力集中因子的概念,对Ⅰ-Ⅱ复合型裂缝前缘应力场进行了简化描述,得到了复合裂缝断裂角的解析解.根据斜裂缝体的应力分布概况,设置不同的子层分区,得到了更为细化的子层位移分布模式.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按应力场分区设置子层的剪滞分析模型,从而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斜裂缝断裂角.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除个别外的相对误差小于4%,均小于S判据,显示算法的卓越性.  相似文献   
143.
浅议常规三轴试验及其参数指标的选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常规三轴试验的具体介绍,根据试验条件和实际工程情况,分析了试验参数指标的选用及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针对试验条件和常规三轴仪对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4.
根据两种密排晶格结构的特点,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采用三维动画的形式模拟原子球的动态堆积,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在固体物理学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5.
根据PDG-2004给出的J/ψ→VP各衰变道的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利用对能量有依赖的η-η′混合角方案,对赝标量介子混合重新作了分析,由此得到η和η′的混合角θη=(-9.0±4.9)°,ηθ′=(-20.8±3.0)°.对J/ψ衰变中DOZI的贡献和SU(3)破坏也作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6.
“地球观测系统”中的两颗重要卫星——“云卫星”(CloudSat)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CALIPSO),经过多次推迟,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由一枚德尔他2号火箭发射升空,加强了日益庞大的“地球观测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7.
建立了非连续接触下筒体-滚圈接触压力的计算模型,得出了滚圈弯矩及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应用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建立了滚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通过调窑,将滚圈的最大支承载荷控制在2500kN以内,能显著提高滚圈的疲劳寿命;在传统设计中,将滚圈支承角定为30°不合理;存在一个最佳滚圈支承角,此时滚圈疲劳寿命最大。  相似文献   
148.
对人类已经开展的深空探测活动进行了回顾,简介了近期已开展和未来5年内将要开展的深空探测任务,以及未来主要航天国家的深空探测规划,提出了未来我国开展深空探测应掌握和突破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现状,对绕月探测工程和嫦娥1号进行了简介,重点介绍了探月工程二、三期的思路和二期工程的立项论证情况和初步总体方案,同时简要叙述了正在论证中的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夸父计划、硬X射线天文望远镜和空间太阳望远镜等项目的概况;给出了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关键词] 深空探测;行星际探测;多目标多任务;中国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49.
六角晶系钡铁氧体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柠檬酸sol gel工艺 ,制备了Zn2 Z型 ,Zn2 W型 ,Co2 Z型 ,M型平面六角晶系的钡铁氧体钠米晶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 (XRD) ,透射电镜分析 (TEM)和热分析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反应过程等进行研究 ,发现采用本工艺 ,在 75 0℃的较低温度下 ,就可形成均匀单一的铁氧体纳米晶 ,并深入分析了其反应机制 ;对Zn2 Z型铁氧体的吸波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X波段 (8~ 12GHz)和Ku波段 (12~ 18GHz) ,有多个吸收峰 ,最大吸收量达 6 5dB ,10dB的带宽达到 6 .5GHz ,说明这是一种优质的宽频微波吸收材料 ,并探究了纳米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 .  相似文献   
150.
目标探测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抗干扰性强、精度高的方向发展,因此目标探测系统的调制体制趋向多样化、复杂化.目前采用伪随机码序列的目标探测技术,它与传统的脉冲式和连续波体制探测系统相比,有以下优势: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值大;在很大范围内具有无模糊的定距能力;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对各类干扰有比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发射信号是噪声频谱,难以截获等。因此,伪随机码序列在通信技术、目标探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