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1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15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旋流燃烧室中旋流数对NO排放的影响,其中湍流采用修正的k-ε模型,燃烧采用EBU-Arrhenius模型,NO的生成包括热力NO和瞬发NO,采用设定的PDF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旋流数的增加,旋流燃烧室中的高温区移向入口,火焰长度缩短,宽度增大;NO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小.因此,适当调整燃烧室的旋流数可以降低NO排放。  相似文献   
42.
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增压柴油机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发动机,在油泵最大喷油量保持不变时,直接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2.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部分负荷工况下,燃用餐饮废油均能大幅度降低柴油机的排气烟度、PT、CO和HC排放量,但是会引起NOx的排放量上升.  相似文献   
43.
成都市实际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一套车载实验系统,记录了实际道路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和排放数据.从大量的速度数据中以11个特征参数为基准,合成了成都市不同道路的行驶工况,并与标准测试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4.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国外柴油机降低NOx排放的最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HAM和SCR两种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并对满足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船用柴油机NOx排放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选择典型石化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夏季(2021年7—8月)厂区空气IVOCs颗粒相及气相样品,探讨石化工业源排放IVOCs的污染特征,并估算其SOA生成潜势,得到如下结果。1)典型石化工业区的IVOCs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4.22±1.54μg/m3,气相的平均浓度为108.87±78.93μg/m3。不论是在气相中还是在颗粒相中,IVOCs白天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夜间。2)气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12~C22区间,而颗粒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22~C35区间。多环芳烃气相集中在萘和菲,颗粒相集中在芴。3)对石化工业区的IVOCs进行定量拆解,其浓度集中在B18~B21区间,4个分区的质量浓度加和占总体IVOCs质量的60.41%。  相似文献   
46.
王东滨  郝吉明  蒋靖坤 《科学通报》2019,64(33):3429-3440
用于民用炊事与取暖的固体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PM_(2.5)),是造成大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会给室内人员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从数浓度角度主要以超细颗粒物(PM0.1)为主.然而,目前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及其潜在健康影响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排放与健康风险的评估一般包含在PM_(2.5)质量浓度评价中.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针对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中超细颗粒物排放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及排放特征.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民用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超细颗粒物污染引发的潜在健康影响,阐述了当前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颗粒物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中仅使用PM_(2.5)质量浓度作为评价指标而未考虑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在最后探讨了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超细颗粒物排放的控制与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47.
针对欧Ⅱ排放的数据分析介绍了欧Ⅲ排气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欧Ⅲ排气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分析以及排气系统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48.
49.
春暖花开,但近几年花开的比以往都要早,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了全球气温上升,若干年来冬季变暖,百花提前竞相开放的现象已经不是稀奇事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已经从地面扩张到了大气,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使地球温度上升导致了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50.
正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教外司际[2012]1751号)批准,第4届国际土壤有机质动态研讨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于2013年5月5~10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沈阳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