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9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水平管内强制对流蒸发换热计算经验公式,该式简单准确,对142个实验数据的计算表明,误差小于10%的数据点占90.14%,最大相对误差为23.67%.文中提供广确定非共沸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和热物性的方法,并指出在强制对流蒸发工况下,传质阻力对换热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2.
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和热力特性与开启式有较大区别,其流动和传热特性也很复杂,本文讨论了用实验手段测定壳内介质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提出了用流函数-涡量法来计算壳内介质温度场和对流换热系数,为正确设计全封闭压缩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3.
低沸点工质在水平蒸发换热强化管内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和国内外文献有关低沸点工质在水平螺旋翅片管内蒸发换热特性实验数据,讨论了热流密度、质量干度和质量流速对局部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将实验数据与现有的螺旋翅片管换热关系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andlikar的关系式具有明确的流动沸腾换热机制及一定的计算精度.为提高其通用性和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Kandlibar关系式的具体设想.从而为优化设计螺旋翅片管、研制高效蒸发强化管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4.
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大空间膜状凝结小温差工况建立了一种新的解析模型,并以R22/R142b水平管外凝结为对象进行分析求解,理论计算重现了实验研究中出现的某些小温差工况下凝结换热恶化异常严重的现象,经过分析提出:“在混合蒸汽沿凝结物面方向的运动可以忽略的场合,非共沸混合工质凝结换热所需的最小温差等于此混合工质在相应组分浓度下的露泡点温差”的观点。  相似文献   
45.
金属冲击加热是对流快速加热的一种新型加热工艺,也是金属加热的一项节能新技术。它是用高温高速气流直接冲击金属表面的快速对流加热方法来完成金属锻前或轧前的加热,金属加热温度均匀、加热速度快、加热时间短,可以大大降低燃耗。本文由金属冲击加热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解出了获得最佳加热炉温和断面温差最小的加热时间时换热系数范围为:300~500KKal/m~2·h·℃  相似文献   
46.
实验研究了水平圆管内插入旗形件时其后掠角对30#透平油的对流传热及流阻特性的影响。实验圆管为φ24mm×2mm×700mm的紫铜圆管,后掠角为86°,81°,76°,70°,65°五种。其它参数范围为:146≤Pr≤206,1067≤Re≤6857,0.07<cos<0.42。实验范围内,换热系数首先随后掠角的增大而上升,然后又下降,在后掠角76°左右呈现出最佳值,阻力则随后掠角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沸腾换热、多孔物质内传热传质及毛细管中两相流的理论及实验,提出了烧型多孔表面沸腾换热的改进模型,再据此而得到新的烧结型多孔表面泡态沸腾换热关联式,与实验结果比较,偏差在士30%以内。关联式适用于F-11,F-12,F-22,F-113,F-114。  相似文献   
48.
对淬火过程中流固耦合传热与汽液两相流动计算进行了研究,从两相流动与沸腾换热基础理论出发,推导出金属块淬火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流固耦合求解控制方程和计算方法.淬火过程产生大量气泡,局部蒸汽含量很高,因此计算过程将气液均视为连续介质,利用双流体模型进行计算.与传统的反传热问题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过程简单,通用性强,更适用于工程设计与应用.计算过程利用了Bromley和Rohsenow的换热关联式分别模拟膜态沸腾和核态沸腾传热,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计算方法基本把握了淬火过程中传热传质现象本质.  相似文献   
49.
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热轧带钢实现超快速冷却的综合对流换热系数范围,对于厚度为3~4 mm的带钢,实现300~400℃/s超快速冷却速率所需的带钢表面对流换热范围约为(4~8)kW/(m2.K).分析了水冷过程中带钢表面的局部换热机理,认为冷却系统实现超快速冷却的关键在于扩大带钢表面射流冲击换热区的面积.温度场的计算分析表明,与层流冷却相比,超快速冷却条件下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显著增大,有必要在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考虑厚度方向温度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井巷围岩与风流的不稳定换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矿内风流与巷壁换热过程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围岩与不稳定以流换热系数的解析式、理论解和实用式,导出了风流温度变化和围岩调热圈的计算方法。通过兖州东滩矿4306运顺掘进巷道风流与围岩换热的进行现场实测和分析计算,得出了掘进围岩调热圈与掘进时间呈平方跟关系变化、不稳定换热系数随掘进时间呈负幂指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