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应用ANSYS软件对储满水时的大型储罐及U形管式换热器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计算,得到储罐及换热器的应力和位移等分布情况.为储罐及换热器的整体强度的强度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相关数据,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法的分析结果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为优化结构设计和减少反复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较为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板棒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Ⅰ)——圆柱肋棒的传热效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板棒式换热器中圆柱肋棒的传热效率做了分析,研究了在维持一定传热效率的条件下,肋棒的直径与棒长及传热操作条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3.
换热网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立式换热器管外污垢清洗很困难.研究的双向内循环流态化清洗方法,是通过分区轮换送气形成正反方向交替的、内循环流动的三相流态化来实现的.建造了由40根Φ32 mm×3 mm×2 000 mm传热管组成的大型的有机玻璃立式试验台,采用色水法对其不同深度的截面速度场进行试验观测.结果表明:一根布气管可以两侧各带动2排传热管区域的流态化清洗;清洗气体的消耗量设计算式为Q=24.8(D2-Nd2);清洗气体的压力为管外液体静压的1.10倍.该清洗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设备费用几乎与传统设备一样,操作方便,清洗费用低廉,而且污垢清洗均匀性好,速度快,无污染.  相似文献   
95.
用空气和0#柴油混合物作为介质,在常温常压下,对TEMA-F型理想壳管式换热器窗口区的摩擦压降和截面含气率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96.
在爬行机器人携带无损检测(NDT)设备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其对立式换热器管子管板角焊缝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重点对立式换热器管子管板检测机器人的关键机构——爬行脚的负载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应用Hypermesh和ANSYS Workbench联合仿真平台对爬行脚在充气和自锁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和接触状态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负载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两种工况下爬行脚与换热管内壁之间没有发生滑移失效,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爬行脚实验样机进行了开发和验证,并通过两种工况下的吊装负载实验,得到充气工况最大负载为38 kg,自锁工况最大负载为15 kg,验证了其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
针对梗丝加料机滚筒内壁、前后室内壁粘料的问题,设计适合梗丝加料机的热风系统,并实现热风温度自动控制功能。实施后生产中节约了大量梗丝,提升了梗丝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98.
针对硝酸生产中,氨系统换热器频繁泄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泄漏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改造,解决了制约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9.
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单个圆管单元区域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计算结构针对某实际换热器结构,S1=20 mm,S2=15.5 mm,tp=2.5 mm,涡产生器攻角为45.°计算时选取雷诺数范围为500~20 000,选取R e=1 000和10 000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涡产生器产生的纵向涡旋增强了圆管尾流区流体的掺混和能量交换,并带动尾流区流体及时向下游流动.与平片翅片结构比较,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尾流区流体与壁面温差增大,有利于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100.
用数值方法求取了换热管在不同的档板间隙、刚度及激振力下的撞击力及动态响应。对撞击力作等效线性化处理,将间隙支承转化为等效线性弹簧刚度K_(eq)支承。并得出如下结论:(1)K_(eq)和激振力、激振频率、档板间隙有关,等效线性系统的响应和撞击的瞬态响应大体上是一致的;(2)激振力、档板间隙对撞击力起重要作用,但这种影响并不呈线性关系,若间隙进一步增大,则撞击力增长趋势减慢;(3)档板刚度对撞击力影响显著,但对碰撞的瞬态曲线的影响并不明显,减小间隙最终受制造工艺制约,但结构上改变档板刚度是有可能减少磨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