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8篇 |
教育与普及 | 6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8篇 |
综合类 | 50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11.
如果一位日本的“草食系男子”对一位女性说“我和你困觉”,那他真的就是陪她“困觉”而已,绝无附加动作。柳下惠灵魂附体?。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凌叔华作品中的四种女性人物形象着手,详细阐述了三十年代社会大潮中女性的各种婚恋心理:渴望爱而无所爱的旧式闺秀;从未爱而麻木的旧式太太;勇敢爱而失败的新式闺秀以及得到爱却失落的新式太太.这四种女性形象的婚恋心理告诉我们:无论是新式女性还是旧式女性,拥有一个理想的家是她们共同的心愿.只要这一前提未获改变,女性就永远不会走向真正的解放和独立. 相似文献
15.
16.
在《红楼梦》宝黛爱情结局的叙事处理中,存在着贾宝玉“声音消失”的现象。而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从宝玉“声音”消失的角度入手,可探讨高鹗的创作意图和其所遭遇的困境,亦可观照出其处理方式的得失。 相似文献
17.
闵靖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1):153-157
马克·吐温与鲁迅不但均以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著称于世,而且在思想维度方面二人亦有许多相通之处。《亚当夏娃日记》与《伤逝》直接显现了二人思想意识的相通,两部作品在人物的启蒙关系维度、表达爱情与生存的主题维度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与作者源于传统而超越传统的创作思想有关,也与作者生活的现实世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丘上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
爱情是人类作品永恒的主题,并非西方所特有;中西爱情小说同样存在高雅与粗俗两类,我们不能是中非西或是西非中,更不应把“改革开放”与“引进黄祸”挂起钩来。 相似文献
19.
李建刚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2(1):64-68
就宝玉婚恋对象的本质而言,无论是姑表林黛玉,还是姨表姐薛宝钗,都是一种愚昧落后的违反科学的婚恋现象。决不能因为宝玉的自由恋爱现象有一定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一俊遮百丑"。宝黛的爱情无论在何时一过去和今天一都必将是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