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7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给出编辑审美心态的一般概念,分析编辑审美心态与一般心态的关系及编辑审美心态对编辑审美的重要性,并认为编辑审美心态形成的基础之一是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屈原创作时有五个层面的想象,即再现想象、移情想象、联想想象、理想想象、虚创想象。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创作中的心理变态,即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分裂。实现心理变态的途径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积累、敏锐的情感体验、独具的心理特点。屈原创作中的短暂“变态”,是形成其作品奇幻瑰丽风格的重要心理条件,是极为可大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女子健美操选修课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普通高校女子健美操课学习心态进行了分层次的剖析,探讨了健美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对改进健美操教学质量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唐代士妓之恋传奇与关汉卿的士妓之恋杂剧的比较入手,分析了元代儒生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软弱自卑的形象性格特征,从而窥视出有元一代文人的心理和追求,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文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的个人价值观、职业倾向、工资期望、地区期望、家长意愿、社会认同度以及学生性别、学习成绩、学院和用人单位态度、地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都作为影响学生就业期望心理定位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就业过程将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2004 年高职毕业班学生调查数据的研究,探讨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定位的诸多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唐是禅宗思想对作家和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时代。柳宗元受信奉佛禅的家风薰染和远谪遐荒的生命沉沦的影响,使他更加主动地亲近和体认禅宗,精研禅理。由于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先前那种执的政治追求出现了松懈,其骚怨愤悱的贬谪情态得到了消解,从而使他的思想与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李莉 《海峡科学》2004,(10):15-1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关注和大学生焦虑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详细论证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其成因,并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晚清教育变革中的书院改学堂,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变革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中知识精英的教育追求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关系密切。知识精英的教育追求包括通经致用、中体西用和"物竞天择"三类,这反映了他们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分别映射出"思变传统""调和中西"以及"进化变革"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9.
《荡寇志》是清中后期保守士人面对西潮涌入、传统文化失落的集体性情感反应的产物,小说作者俞万春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己任,担负起了文化卫道的使命。但残酷的现实却撕碎了他加强君权、帝制,肃清内乱来重振国威的卫道美梦,小说《荡寇志》便展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变革思潮下的社会历史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武汉市护理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为改善护理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就业对策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于2014年6月至7月对武汉市300名护理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城镇和农村来源的毕业生最理想就业地区差异不显著,男女生就业意愿明显不同,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更倾向于优先选择护理行业,这对缓解我国护理工作者紧缺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但毕业生深造、下基层及创业意识淡薄,高校就业服务应对比提出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