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9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37篇 |
丛书文集 | 250篇 |
教育与普及 | 7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7篇 |
现状及发展 | 46篇 |
综合类 | 54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59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258篇 |
2012年 | 255篇 |
2011年 | 297篇 |
2010年 | 347篇 |
2009年 | 367篇 |
2008年 | 439篇 |
2007年 | 376篇 |
2006年 | 302篇 |
2005年 | 256篇 |
2004年 | 237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219篇 |
2001年 | 195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01.
902.
903.
胡韧奋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2):84-90
把字句作为汉语最重要的特殊句式,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但一直以来,对把字句的研究偏重定性分析,基于计量分析的成果较少,且覆盖不够全面,有的研究难以直接适应教学需求。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动态语料库,从教学角度讨论把字句的分类体系。首先,根据语义差别将把字句分为基本处置式、转移式、判断式和致使式四类,再对四个语义类别的把字句语料进行标注和分析,区分其句法形式特征,最后讨论了语料库中不同类别把字句的分布情况及谓词搭配信息,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4.
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译文的探讨,总结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 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 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905.
毛一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00-204
将正交双向小波包推广到广义正交双向小波包,研究广义正交双向小波包的性质、频域表示及其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906.
针对传统稠密轨迹行为识别法不能很好地区分行为区域和背景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显著性检测的行为识别方法。考虑到视频显著性在较小的时空范围内变化不大,将视频在时域分割为多个短子视频,并将子视频在空域划分成小块,再以块为基础运用一种两阶段显著性检测方法获取每个子视频的行为区域。在检测的第一阶段,将低秩矩阵恢复算法应用于子视频的运动信息计算其初始显著性,并据此将其内所有块划分为候选前景集合和绝对背景集合;在第二阶段,为了将真正的行为区域从候选前景集合中分离出来,利用绝对背景集合中块的运动信息构建字典,通过加权稀疏表示算法计算候选前景集合中每个块的细化显著性,再通过阈值化获取二值显著图用以指示行为区域;最后,将显著图融入稠密跟踪过程以获取行为区域轨迹用于行为识别。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视频中的行为区域,获得的识别率高于传统稠密轨迹法2.5%~4.5%。 相似文献
907.
在Web服务、语义Web和本体技术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的基础上,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强调发现、重用和聚合已有的服务资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基于具体应用领域的用户需求以及网络上存在的诸多的服务本体,设计了子本体操作机制(包括抽取、比较和合并算法),实现服务子本体的重用,并以交通领域的出行问题为需求用例,实现了基于服务子本体重用的按需服务聚合,进而为服务聚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08.
本文主要对《新世纪英语用法大词典》的两大特色,即搭配特色和语义特色,进行了评价,既指出这本词典的实用和创新之处,又从信息量的角度指出了这本词典存在的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09.
910.
李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59-62,71
在穷尽考察《吕氏春秋》疑问句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反问句从形式特征、语义模式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和阐释,着重揭示不同形式的反问句的语义蕴涵和语义模式。认为《吕氏春秋》中反映出来的反问句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已经十分接近现代汉语的反问句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