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4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以冀豆7号未成熟子叶节为转化受体,研究外植体取材时间、低温预处理、共培养温度及光照时间对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抗性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开花后60~66 d进行外植体取材的子叶节产生的抗性芽数量较多;共培养温度26℃,光照时间24 h/d有利于抗性芽产生,而外植体4℃低温预处理不利于抗性芽产生。分析不同品种抗性芽诱导率发现,不同基因型未成熟子叶节抗性芽发生率不同,其中以豫豆22,冀豆7号和品系12的抗性芽诱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72.
以过量表达硫氧还蛋白S基因(Trxs)的转基因大麦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0.05 mmol/L AlCl3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大麦株系(LSY-11-1-1 )幼苗叶片的蛋白质氧化损伤、膜脂氧化损伤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 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0.05 mmol/L AlCl3胁迫处理下大麦叶片蛋白质羰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非处理样品,表明铝胁迫 已造成大麦幼苗的氧化损伤;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在胁迫处理6 h、72 h与96 h时其蛋白羰基含量分别为对照的94.4%、87.0% 与71.9%;MDA含量为对照的66.32%、75.74%和74.25%.(2)处理样品叶片中GSH-PX、CAT和A PX等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系活性普遍高于对照:GSH-PX活性在处理12 h、24 h、48 h、72 h与96 h时分别是对照的 1.19倍、1.21倍、1.12倍、1.24倍与1.35倍;APX活性在处理6 h达到高峰时是对照的106.7% .这些结果表明,过量表达Trxs可以有效提高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中上述抗氧化酶类的 活性,缓解铝毒对大麦幼苗叶片蛋白质和膜脂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转基因大麦幼苗对铝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73.
粘质沙雷氏菌抗铜基因的克隆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粘质沙雷氏菌KMR-3菌株的基因组DNA文库,克隆到了与该菌的铜抗性相关的基因,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隆到的铜抗性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CutF蛋白,由194个氨基酸编码,与莫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mollaretii)ATCC43969抗铜脂蛋白NlpE同源性最高,达到70%,并对该基因的调控序列(启动子、终止子、SD序列及转录起始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4.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系统获得性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株RS-F523接种后能显著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但RS-F523在体外对强致病力菌株RS-F052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RS-F523接种后植株中与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2O2含量以及植株可溶性总蛋白都发生了波动变化,其变化方式和特点与RS-F052接种植株后的变化完全不同,提示RS-F523的生防机制可能与其接种后导致植物的SAR有关.  相似文献   
75.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的延长,水稻分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25%~30%较好;愈伤组织浸泡12~24h可以得到分化出苗。在愈伤组织上直接加上毒素并长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每个愈伤组织滴加的毒素应小于2.0ml。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76.
低温胁迫可引起植物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本文概述了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介绍了低温胁迫对植物的主要危害和植物相应的抗性表现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7.
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出水、曝气池、污泥4种代表性样品进行四环素类抗性细菌筛选,并用PCR对抗性基因进行初步鉴定.在对污水处理系统中4类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后,筛选出抗性细菌9种(1S,1L,2R,2S,3Y,3L,4L,4T,4T1).进水、污泥、曝气池中抗性细菌相对数量较多,出水中较少.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存在四环素类抗性基因污染.  相似文献   
78.
误区一:用种不当 一是用自留种、陈种;二是盲目引用外地种子。自留种一般品种老化、混杂严重,陈种子发芽率极低,而外地高产品种又不一定适宜本地区栽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用在本地区审定的,示范推广过程中高产、综合抗性优良的大豆品种,如许豆3号、豫豆22号、郑196、郑92116等。  相似文献   
79.
对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诱导黄瓜根系相关防御反应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接种能够诱导黄瓜根系苯丙氨酸解胺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挑战接种病原菌后,3种防御反应酶活性上升的幅度比单独接种要高,说明挑战接种有利于诱导抗性的表达。结合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可以说明诱导抗性是其生防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是热激蛋白家族成员,具有分子伴侣活性.当植物受到内质网胁迫(ER-stress)时,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具有缓解内质网胁迫的功能.我们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AtHSP22.0导入拟南芥,Northern-blotting印迹分析表明,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呈现组成型表达.转基因株系衣霉素抗性强于对照,说明AtHSP22.0的过量表达增强了拟南芥的衣霉素抗性,缓解了ER-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