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系统科学   91篇
丛书文集   266篇
教育与普及   1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606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提出一种用于鸟类视觉行为学实验的眼动测量的图像分析方法.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级灰度值聚类法分割普通CCD捕捉的视频图像,用区域生长法标记连通域粗略定位瞳孔区域,并利用瞳孔的近似圆形的几何特性修补光源反射影像形成的孔洞.在此基础上进行边缘检测,利用边缘像素的灰度分布特点修正瞳孔轮廓,采用重心法定位瞳孔中心.用该方法对实验环境照度下捕捉的图像和红外光源辅助照明的图像进行了分析,并与主动轮廓线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眼睛特征的先验知识依赖程度低,抗噪声能力强,瞳孔中心定位精确.  相似文献   
62.
选择两段血小板反应素(TSP-1)中抑制血管再生的活性片段,设计两对引物,使用RT-PCR的方法从人血细胞中进行克隆并对获得片段进行测序验证.克隆片段大小分别为723和522bp,命名为聪P-1-1和聪P-1-2.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9a获得大肠杆菌重组子,重组子经过IPTG诱导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应的多肽片段.再对包涵体进行体外溶解、纯化,得到了目的多肽.  相似文献   
63.
基于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的抗剥落剂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定量测定了沥青各组分与集料粘附性的大小。对沥青电性能、接触角、粘度与粘附性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集料ξ电位、粒径对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ξ电位值与粘附性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值越大,粘附性越好;与大粒径集料不同,细集料粘附性似乎取决于表面积的大小,而与集料化学组成关系不大;从水煮处理花岗岩能提高粘附性现象出发,研制出抗剥落剂。该抗剥落剂处理集料表面能提高混合料水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配制的改性沥青能极大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64.
采用坩埚法研究MgAlON-Al2O3系复合材料的抗渣性能,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材料受渣侵蚀后的显微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gAlON的抗渣性能优于刚玉和刚玉-MgAlON系复合材料;同时在Mg-AlON-Al2O3系复合材料中,随着MgAlON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抗渣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65.
隧道路面阻燃多孔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前常用的水泥混凝土隧道路面会出现抗滑性不足、噪音高、接缝损坏以及排水困难的问题,降低了隧道内的行车安全性.针对出现的问题,研究采用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沥青混合料铺筑隧道路面.采用阻燃技术提高沥青混合料在发生火灾时的难燃性,同时提出OGFC的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隧道路面的使用要求,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抗滑性、水稳性、降噪性和高温稳定性以及降噪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66.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黔中退化喀斯特植被区,选择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地段建立径流场进行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试验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0~15cm和15~30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及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相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为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乔林阶段,孔隙度为乔林阶段>灌丛灌木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土壤自然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乔林阶段和灌丛阶段自然含水量与草坡阶段之比,0~15cm土层中分别是1.39和1.07,15~30cm土层中分别是1.30、1.04;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非毛管持水率为乔林阶段>灌丛阶段>草坡阶段;土壤保土能力提高,相同土层深度、相同时段内,土粒的崩解速度为草坡阶段>灌丛阶段>乔林阶段。因此,退化植被恢复可显著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物理和化学改性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及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车辙和APA(沥青路面分析)车辙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类型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产生的不同影响.由车辙试验结果可知: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为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1.5倍以上,表明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好于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而美国SHRP的APA车辙试验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8.
碳纤维改善水泥石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油田中后期开发面临的固井质量问题,即水泥环脆性破裂问题,对水泥石韧性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采用水泥试件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以及薄片分析对碳纤维改善水泥石的韧性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碳纤维改善水泥石韧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使水泥石的抗折强度提高30%以上;随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石的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增加;纤维在水泥石中的分布有效地阻止了裂纹的发展,增强了水泥石的韧性抗断裂能力。对于水泥石的抗折强度存在着最佳纤维长度和纤维掺量,本试验条件下,纤维的最佳长度为700~l400μm,最佳掺量为0.12%~0.19%。  相似文献   
69.
拟南芥抗盐单基因突变体的诱导与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Co60-γ射线辐照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将诱变处理后的M一代种子温室种植,收获的M2代种子用于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将在200mmol/L盐胁迫条件下筛选出的352株幼苗根仍表现向地性生长或真叶不变为褐色的植株作为可能的突变体,再将这些M2代可能的突变体移苗种植至基质中并收获M3代种子,经对M3代的抗盐性状继续进行检测,最终获得4株100%表现抗盐性状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70.
SPN结构线性层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N结构是一种流行的分组密码总体结构;差分和线性分析是攻击分组密码的最强有力的方法.章介绍了SPN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论述如何用矩阵方法设计抗差分和线性分析的线性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