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灿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性状之间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其中,株高与实粒数、结实率、穗长与总粒数、实粒数,总粒数与实粒数和结实率,以及实粒数与结实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总粒数与实粒数,实粒数与结实率,以及穗长与株高和结实率之间具有显著的遗传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大多归因因于是性效应,而粒重与穗长、总粒数和实粒数之间  相似文献   
112.
刘俊丽 《河南科技》2009,(12):18-18
1.多效唑。在小麦播种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加适量水溶解后拌麦种100千克,拌匀堆闷4~6小时,晾干播种,可使幼苗抗寒、抗旱。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氨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天然药物教学中存在的同题.方法 运用性状对比教学法的教学方式.结果 是改进天然药物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结论 加强了学生对天然药物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4.
川西北高原山谷地区藏山羊屠宰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5.
一、核桃的植物学性状 核桃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胡核目、胡桃科、胡桃属。是渐危种,为珍贵的第三纪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残遗植物,被列为我国Ⅱ级保护植物。我国有八个种(含引入的三个种),分别是核桃、铁核桃、核桃楸、野核桃、麻核桃、吉宝核桃、心形核桃和黑核桃。其中我国用于经济栽培的主要是核桃和铁核桃两个种,铁核桃又称漾濞核桃或泡核桃。核桃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铁核桃则主要分布在云南、  相似文献   
116.
春小麦产量及穗部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选定的8个春小麦亲本进行4×4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得的F1代的产量等9个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表型值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在16个杂交组合间存在由基因型引起的真实遗传差异,其中,产量、株高、主穗长度、蛋白质含量在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差异是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由非加性基因决定的.父本组对主穗小穗数的影响较大,母本组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都是正面影响,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且有负面影响.母本格莱尼、毛娃娃与父本陕西超大穗、青春533的一般配合力综合效应值高,杂交组合互助红×阿勃、毛娃娃×陕西超大穗特殊配合力综合效应值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117.
补充报道了南黄大麦的穗部性状,南黄大麦穗的全长、芒长部比原品种长,而穗轴较短,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千粒重轻,产量不高。其原因与叶缘体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8.
藜麦因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而被世界各地引进种植,为探讨藜麦秋季种植及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试验选取了Q1~Q13共13个材料进行秋播,通过对各材料生育进程、性状表现和单株产量的观察测定,研究秋播藜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观赏特性。结果表明:秋播藜麦生育期较长,或不能成熟,各生育阶段中,灌浆至成熟所需时间最长;秋播藜麦植株较矮,茎细、分枝少,穗较短,单株产量较低,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藜麦观赏性则主要体现在株型、穗型和叶片、茎秆、穗的颜色上,多数材料在显穗至成熟期观赏特征明显,不同材料叶色、茎色、穗色差异较大。试验初步筛选出Q2、Q4和Q6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可进一步扩大田间试验,为丰富藜麦种植模式及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为了探讨连续选育多代以后泥蚶形态性状对全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330个2龄“乐清湾1号”泥蚶的壳长L、壳高H、壳宽W、全重Y1和软体部重Y2等5个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形态性状对全重、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所测5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壳长与软体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28)。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壳宽对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479),是影响全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高主要通过壳宽间接影响全重,是影响全重的次要因素;对软体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0.415),其次是壳宽(0.390),两者是影响软体部重的主要因素。3)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壳长、壳高、壳宽估计全重和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Y1=-18.798+0.265L+0.294H+0.646W;Y2=-7.194+0.143L+0.088H+0.203W。  相似文献   
120.
赵蕊      徐燕      许凯      王文磊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385-391
]对杂交选育的坛紫菜新品系(WO144-3)的生长性状、耐高温性能、叶绿素含量、藻胆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一个野生型品系(W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20 d培养,WO144-3品系叶状体长度从4 cm增加到138 cm,平均日增长率为17.59%,是WT品系的1.92倍;叶状体厚度为(17.41±0.33)μm,约为WT品系的70%。培养开始时,WO144-3品系长宽比约为WT品系的2倍,20 d后增加到5倍。但WO144-3品系的平均日增重率与WT品系没有显著差异。2)在30 ℃高水温培养10 d后,WO144-3品系叶状体的长度是WT品系的1.70倍;此外,高温处理对WO144-3品系的Fv/Fm没有显著影响,而WT品系的显著降低了59%。3)WO144-3品系的藻胆蛋白、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含量分别为WT品系的2.05、2.74和1.42倍,但在叶绿素a和别藻蓝蛋白的含量上两品系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得出:WO144-3是一个窄/薄叶品系,具有生长速度快、耐受高温胁迫、藻胆蛋白含量高等优点,具备应用于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