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06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202篇
教育与普及   6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7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46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蓝细菌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2.
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LysR型转录调节因子中XapR蛋白抗生素耐药的调控机制。通过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野生型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 xapR基因缺失株(ΔxapR)对3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系统地评价xapR基因抗生素耐药性;进一步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xapR参与嗜水气单胞菌调控的生物过程。结果表明:xapR基因缺失后细菌对头孢孟多的耐药性减弱;xapR基因可调控细菌碳代谢、TCA循环等多种代谢途径,此外还与外膜蛋白、TonB、ABC转运系统等抗性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综上,XapR蛋白可通过调节细菌中心代谢途径以及多个抗性基因改变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3.
固氮细菌—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莉华  周政贤 《贵州科学》1998,16(4):316-322
固氮细菌与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介绍了联合固氮作用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联合固氮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几种联合固氮体系(包括宿主与固氮菌两个方面)。本文还注意到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已不限于禾本科植物。木本科植物的根际联合固氮作用也已被发现。  相似文献   
54.
试验证实,嫩毛竹自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分离出并纯化了100株细菌,其中60株是芽胞杆菌。将分离出的100株细菌分别接入石灰预处理过的嫩竹,从中筛选出能使嫩竹进一步软化的菌株3株,也均为芽胞杆菌。对这60株芽胞杆菌进行了形态学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按Priest氏等(1988年)的数值分类系统分类到组,将3株(308,309,310)对嫩竹软化有明显作用的芽胞杆菌的1株(308)鉴定到种,认为是短小芽胞杆菌(B.pumilus)。另外40株非芽胞杆菌参阅《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卷和第2卷,鉴定到科或属,有微球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等。  相似文献   
55.
太原市大气细菌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红  陈炫 《太原科技》1998,(3):8-9,11
在对太原市大气细菌污染,大气有害菌污染等项研究的基础上,与大气例行监测采样一致,选取6个采样点,进行太原市大气微生物污染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太原市大气细菌一般每日出现2次污染高峰和1次污染低谷:大气细菌浓度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在6个功能区中,商业区长风细菌浓度最高,对照点上兰最低,这一规律充分反映了大气细菌分布与人类,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阐述了化学科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明确化学研究和化学发展中的唯物现。  相似文献   
57.
利用放射性标记和薄层层析(TIC)分离发现2,4-D,GA3和6-BA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肌醇-1,4,5-三磷酸(IP3)水平的增加.在最适浓度下的作用效果是:GA3>2,4-D>6-BA.但脱落酸(ABA)没有引起IP3含量的变化.低温(0℃)和高温(35℃)胁迫亦引起IP3含量的增加.2,4-D,GA3,6-BA和温度胁迫的共同处理对IP3含量的增加有协同作用.表明2,4-D,GA3,6-BA和温度胁迫促进绿豆黄化幼苗肌醇磷脂代谢,ABA也许不参与绿豆黄化幼苗肌醇磷脂代谢.  相似文献   
58.
在无氧条件下,生物染料亚甲基蓝可以作为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脱氢酶催化反应的电子受体,亚甲基蓝与细菌悬液共存时,其退色速度标志着细菌脱氢酶活性的大小。脱氢酶的活性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微生物新代谢的能力,微生物所处的水环境中毒物的存在会引起微生物脱氢酶活性变化,毒物的毒性与脱氢酶的活性相关。本文以动力学比色法测定亚甲基蓝的退色速度为基础设计并制造了一台水质综合毒性相关。本文以动力学比色法测定亚  相似文献   
59.
苦楝果实活性物质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静文  刘立鼎 《江西科学》1997,15(4):227-230
应用生物活性鉴定技术,TLC及化学成分检验法,论证了苦楝果实中含有对植物生长促进的活性性质,并初步证明这些活性物质为极性较大的萜类化合物,笔者将这些活性物质为“苦楝生长素类”。  相似文献   
60.
利用"生物浮动床-过滤-臭氧杀菌"技术处理电厂厂区生活污水,耐有机负荷冲击和水力冲击的能力强,对CODcr、氨氮、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cr总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出水CODcr稳定在10~30 mg/L;总磷去除率达到50%以上,出水总磷质量浓度低于0.5mg/L;对NH3-N的去除率基本可以稳定在80%以上;浊度消减率可达到84%,细菌杀灭率大于99.9%,出水细菌浓度小于1/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