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3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企业新闻     
《科学之友》2007,(6C):15-15
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济南轻骑名列前茅;钱江摩托车新车发布会在乌拉圭举行;中国嘉陵拟增资巴西摩托车公司;重庆科勒银翔有限公司在渝成立;力帆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重要技术标准试点企业;天马摩托技术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32.
浅议我国信息标准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是一项既依赖于信息技术又与信息应用直接关联的复杂系统工程。协调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保证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很关键的条件是信息化的相关技术标准。信息化体系主要由六要素组成,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3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承包合同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征的综合要求,工程项目质量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工程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实际上就是对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施工准备、建设设施、后期运行等各阶段、各环节、各因素的全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控制。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4.
目前城市规划咨询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发展不均衡,与规划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不标准、市场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缺乏技术规范和监督机制等问题。要充分发挥规划咨询的社会效应,必须完善该行业和市场的各项管理机制,规范技术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5.
我国煤矿是世界产煤国家中伤亡事故最多的国家。事故多发严重影响了煤矿形象和社会稳定,甚至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从管理技术层面看,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跟不上生产条件的变化,覆盖不了整个行业安全生产全过程,也是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6.
根据国道108线砂河-神堂堡段工程可研报告的设计,针对山岭重丘地形条件复杂的情况,就设计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定和计算方法、路线布设与地形条件的合理结合、路基、路面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平曲线、竖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及坡长采用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较为合理的利用了地形,对环保、水保等进行了综合考虑,既使设计可满足使用条件,又最大限度节省了投资,具有好的使用价值,为山岭重丘区一级路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给出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的概念和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转化模式。研究三类科技成果转化为不同形式的技术标准的转化模式和每种转化模式具体运作方式,为国家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8.
徐宁  陈晓冬 《科技咨询导报》2012,(5):215-215,217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今年来企业新鳊标准数量的增多,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管理模式与维护方法已经开始显露弊端。在信息化与网络技术发展日益迅猛的趋势下,通过了解国际和国内标准维护管理情况,探讨如何做好航空企业技术标准的动态维护管理,对日后标准体系的管理维护和标准化网站建设等系列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技术标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技术标准源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成长壮大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经济管理的双重需要,最终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成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工具,而且是较为有效的间接管理工具。进入21世纪后,技术标准对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尤其在币斗技含量较高的领域,技术标准层面的竞争十分激烈。事实告诉我们,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控制杈和竞争主动杈。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