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13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王广俊 《科技信息》2007,(32):156-157
文本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而也只有将自己置于同样的条件和环境下,在语境中理解原文,在语境中揣摩作者的思想和感悟,译者才有可能排除各种可能产生的歧义及存在的模糊,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译出最佳文章。本文通过正反两反面的对比,指出深入语境是理解原文,表达译文的必要手段,是诊治翻译失误的灵丹妙药,总结语境在翻译过程中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交际得以进行,交际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境相适应;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构成的交际语境。只有当交际的语言选择顺应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时,交际才能顺利,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而"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境顺应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3.
李国英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4):21-23,98
爱德华T.霍尔提出处理"信息过载"的手段--信息语境化.语境有强弱之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解读信息时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也不同.在新闻传播中,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或强或弱的语境以实现特定的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学者认为,语用学其实就是一门语境学。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95.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替代禁忌语的修辞形式,也是进行策略表达的语言形式。从社会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具有间接性、模糊性、可变性的语用特征,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美化功能。要根据语境来正确、合理、得体地使用英语委婉语。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雅思考试听力部分的分析,探讨了选择真实语言听力材料的必要性,以及应用语境理论,特别是情景文化语境分析真实语言材料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材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王利清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24-127
语境是影响话语理解的重要因素,语境和听力理解存在内在关联。不同的语境因素为英语语篇听力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的新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运用语境理论。  相似文献   
98.
王晶 《科技信息》2012,(6):181-18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一部巨著,目前已有很多汉译本。在诸多汉译本中,王科一和孙致礼的版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将从广义语境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即: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9.
本文设想让学习者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扩大词汇量,经过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以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理论为依据,阐述这一研究,发现这个设想是可行的(P<0.05)。  相似文献   
100.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语用交际过程。作为语用行为的一种,身体行为对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言语意义起着补充、强调或替代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何为身体行为,分清身体行为与身势语的区别以及了解身体行为的种类。分析了身体行为在课堂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强调了身体行为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