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对预应力框架柱中锚固区局部承压能力不足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从理论上证实用柱中已配纵筋和箍筋代替钢筋网片进行局部承压是安全可靠且可行的,且方便施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2.
《安徽科技》2009,(3):33-33
日前,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承担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以寿命为基准的承压设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该项目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以PIC16C72A单片机为核心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温差循环控制仪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并给出硬件电路及程序流程图。该控制仪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功能全面,可实现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的智能化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提出了三软急倾斜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多因素综合防治办法及评价要点,根据禹州矿区鸠山地区水文地质、矿床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特殊性,结合矿井采掘活动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地面精密三维地震勘探、地质钻孔补勘、井下物探及钻探收集的成果资料,采取控制疏放水量、长观孔水位变化等合理的"带水压开采"措施,以此实现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实践表明,所研究的系列综合防治水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可为类似三软急倾斜煤层高承压水工作面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开采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饱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为基础,推导建立了适合描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开采过程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的二维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承压含水层定产量开采的数值算例,计算得出了渗流场的分布特征和中心位置地面沉降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流固耦合效应。结果表明,考虑耦合效应与否对于计算结果影响较大,本文模型更能反映流固耦合渗流的物理实质。随着时间增长孔隙压力减小,孔隙压力消散的程度越来越快;含水层内部的流固耦合作用较强,而其边界处因受边界条件约束,耦合效应表现则不够明显。中心沉降量随时间增长而迅速增大,且很快趋于稳定,固结沉降速度之快,说明流固耦合效应影响之大。这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因地下水开采而诱发的地面沉降机理及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章国顺  余素珍 《江西科学》2009,27(4):528-532
针对火电厂中蒸汽管道与汽包一类承压部件常用耐热钢材,在经历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后,处于蠕应变Ⅲ阶段过程时,发生非线性局部化(大变形)蠕变损伤问题,给出损伤本构描述,提出非线性局部化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变分原理与有限元离散化形式,从而形成另一种弹塑性蠕变损伤理论与数值变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7.
肥城矿区是全国知名的大水矿区之一,煤层受底板高承压岩溶水的严重威胁,多次发生突水淹井、淹采区水害事故。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系统总结了高承压岩溶水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高承压岩溶水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的承压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锅炉尾部低温烟气热量,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提高给水温度。  相似文献   
119.
洪湖地区浅层承压水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湖地区长江深泓线标高一般在黄海基面5m以上,而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标高一般在9m以上,所以长江无疑已经切穿了承压含水层顶板,与其有着直接的水力联系。通过对洪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长江水位变化对浅层承压水动态影响强度、影响范围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模拟浅层承压水运动规律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出长江近岸地区浅层承压水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