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承压设备安全阀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单体液压支柱的特性出发,结合大台井实际的煤层和顶板条件,计算了俯伪斜走向分段密集采煤法密集柱的支撑力。影响密集柱支撑力的相关参数主要有煤层厚度与倾角、采深、控顶距等。密集柱支撑力的大小随煤层厚度增加而增大,顶板压力主要由密集柱承担;随煤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采深增加而线性增大,深部开采时应考虑适当增加支护强度;随控顶距增大而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所得到的结论为大台井“川法”采煤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借助ADINA程序对“采18留18”和“采6留6”两种条采方案的模拟计算.获得了两种方案条带煤柱和开采条带覆岩的应力分布规律、弹塑性状态,并分析、评述了其破坏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技术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通过对各类顶板矿压活动规律的观测,确定初次放顶的各项参数及计算方法。以指导初次放顶工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矿压分析和总结,根据初次放顶顶板情况进行了合理分类。并对矿压观测站的建立、矿压观测和压力显现情况提出了指导性的管理措施。对初次放顶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管理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阜新局五龙矿用水砂充填采煤法已有几十年历史,先后开采了两个水平,十多个采区,矿井有60%的产量是用这种采煤法开采出来的.在生产实践中,该矿为提高充填能力,对充填系统进行了反复研究和不断地改进,保证了回采工作面正常推进,提高了矿井回采率、维护了海州露天矿边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唐山市城市溶溶地塌陷灾害产的原因,探讨了岩溶塌陷宏观减灾对策,通过优化开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方案来调整塌陷危险区中的地下水流场,使之形成最不利于发生塌陷的地下水状态,以达到在宏观上产生岩溶塌陷灾害可能性最小的目标。针对具有承压-无压水特征的非线性多含水层系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分体模型方法和双重迭代求解技术。以岩溶塌陷宏观减灾目的,提出了优化控制地下水流场的资源管理方案,为唐山市城市规划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采煤工作面机道漏顶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支架维修力度、加强现场管理和工人技术培训、加强矿压观测等加强顶板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Darcy-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定降深抽水两种典型情况下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位移和水平应变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定流量、定降深抽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平位移方向沿径向向内,其水平运动速度随抽水时间增长呈指数衰减,位移量则随抽水时间增加呈指数增长.定流量、定降深抽水引起的含水层径向应变在空间上具有近井挤压、远井拉张的分区特征,且近井挤压区随抽水时间增加不断向外扩展.定流量、定降深抽水引起的含水层切向应变主要表现为环向挤压应变,且其应变大小随半径增大迅速衰减,随时间增长呈指数型增大.在大同机车工厂所做的现场抽水实验证实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部分未经处理溶腔填充物复杂且受季节性、突发性降雨影响,溶腔内压增大会影响临近隧道结构稳定性,易导致施做后的初支结构失稳.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为依托,开展了隧道开挖后承压溶腔对初支力学行为影响的模型试验.试验中逐级增加溶腔内压,测试了隧道洞周位移、初期支护内力及背后围岩压力的变化特征,研究承压溶腔位置及内压对隧道初支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隧道临近溶腔处洞周位移随溶腔内压增大而变大,达到临界内压时突然增大;承压溶腔内压增大显著增大了钢拱架临近溶腔测点处的弯矩,使钢拱架轴力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增大了临近溶腔位置处及墙角处初期支护背后围岩压力,造成初支受力不均匀.洞周位移发生突然增大、钢拱架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达到屈服强度时,初期支护结构失稳.在试验设定的溶腔尺寸及间距下,仰拱处存在溶腔时,内压增大,隧道初期支护最先失稳.  相似文献   
20.
李旭辉  赵少亭 《广东科技》2014,(24):114-115
采煤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构造简单的断层,因而采煤工作面硬过断层的实践应用在煤矿生产中极为重要,采煤工作面硬过断层时顶板管理、瓦斯管理、水害管理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重点。介绍了采煤工作面过硬过断层在吕沟煤矿的实践应用,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