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研究和整理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大衍类算题中的若干数论命题。  相似文献   
12.
对沈周书法风格之形成问题进行纵向研究,并追溯其书法渊源,将其书与林逋和黄庭坚的书法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沈书早期受林书熏染、后期受黄书影响的论点。此外简要评析了沈周的书法代表作品———《化须疏》。  相似文献   
13.
从体例、术文的抽象性与演算细草、数学表达方式、数学内容四个方面对<筭数书>与<算经十书>中可与之对比的<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等算经进行了比较研究.<九章算术>等著作有术文统率例题、应用问题集、将预备知识列于卷首三种体例.<筭数书>具有这三种形式.<九章算术>既有基本运算法则和适应于一类数学问题的相当抽象的术文,也有应用于一种数学问题的比较抽象的术文,还有针对某一问题的演算细草.<张丘建算经>则基本上是应用于一种数学问题的抽象术文.<孙子算经>和<五曹算经>则完全是针对某一数学问题的演算细草.<筭数书>的术文的抽象程度也具有这三个层次.<筭数书>的数学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不统一,不如<九章算术>等著作规范.就数学内容而言,<筭数书>有许多首创的贡献,它与<九章算术>相比,有一些方法相同,也有少数题目相同,但相当多的方法、大部分题目不同,也不如<九章算术>的内容那么全面、规范;它也稍逊于<张丘建算经>,而与<孙子算经>不分轩轾,却远远超过<五曹算经>.<筭数书>比<孙子算经>等三部著作要早出七八百年以上,就创新程度与内容宽泛、深刻而言与<算经十书>现存诸算经相比,<筭数书>的重要性仅次于<九章算术>.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6,(1):45-49
窦光鼐是清代诸城籍一代名臣、诗人、书法家。书法成就虽不如其政绩,但亦自成一家,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擅楷书、行书,尤工擘窠书。其书法所表现出的端正挺劲,是其耿介、清正、忠厚品行和精深学养的外化,因此能"望而知为端人正士",正可谓"书如其人"。本文以窦光鼐书法为切入点,探讨其个性、品行和学养与其书法风格之间互为表里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克苏吐木秀克区地形高差大,沟谷发育,海波高,地层倾角多达45度。针对该区地层倾角大、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本文在研究原有地质资料的情况下,结合野外踏勘情况,分析勘探区的采集条件,论证和优化不同施工参数。通过各种方法论证,选择适合勘探区的地震采集方法和参数,使地震勘探质量得到了保证。在资料处理解释方面又针对勘探区的陡倾角特点,采用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极大提高了地震勘探应用效果,拓展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汪野亭山水瓷板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从汪野亭山水画师古与师造化的创作历程、对以书入画创作手法的继承和"天真幽淡"主导下兼擅南北宗山水风格三方面入手,探求董其昌绘画理论对汪野亭山水瓷板画,尤其是其后期独创的青绿山水粉彩瓷画的异代影响,以期为汪野亭瓷板画创作研究提供另一有益角度。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马克思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既然夜莺和百灵鸟可以唱出不同的歌,人类丰富得无以伦比的思想,为什么只能有一种表现形式?宋人欧阳修读书有"马上、厕上、枕上"之誉,而清朝康熙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书法上则有"舟中、马上、被底"之称。他临写了大量的汉唐碑帖,特别是临摹黄庭坚的"山谷体"惟妙惟肖。然而,"山谷体"依然是"山谷体",临摹者没有创新,更没有自成一体。说到"被底",郑板桥的书法造  相似文献   
18.
阮孝绪《七录序》中附以《古今书最》,主要目的是注释说明序文,同时反映了历代藏书变化的大致情况,但并未包括当时所有存世官簿。其中前面四种目录的图书存亡统计,实际抄自王俭《七志》。关于"帙"的记载反映出当时藏书已有合帙现象。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架书厅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管理开架书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广西作家梁晓阳的小说《出塞书》长达六十五万字,分为上部《新疆往事》和下部《十年转场》,全书以一种南方边地文人的独特视角,在高度还原“父辈”和“我辈”远赴新疆的出塞历程中,完成了外来者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建构。《出塞书》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旅行和写作成为作家自我确证的有效方式,《出塞书》既强化了主人公梁小羊多年来逃离故乡、只身赴疆的执着,呈现出文学理想烛照下的精神还乡,也深烙着梁晓阳本土的情感与文化印记,流露其南方写作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