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88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浪、杨超鹏、清秋是韶关市较为成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风格,同时也说明,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代诗人必须扎根生活,面向社会。  相似文献   
992.
戴季陶主义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为适应资产阶级右翼和国民党右派反苏、反共的需要而出现的一股反动政治思潮。它是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续和发展。它实质上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专制主义。戴季陶主义出现后,立即遭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决反击。过去,史学界很少有人谈及陈独秀在这场政治思想斗争中所作的贡献。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93.
《远大前程》是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1860-186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英文命名为Great Expectations。狄更斯对小说的原名,意义双关,含有隐喻。一方面,它可以解释为“伟大的期望”、“伟大的等待”;另一方面,又有“远大前程”、  相似文献   
994.
<正>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1875年完成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这一原则,并对这一原则作出了全面的,系统的、详尽的论述,对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这一原则也曾有过不同的理解,实践上还出现了许多失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仍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但是,今天的社会主义现实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所构想的实行这一原则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不同,因而对按劳分配原则不能作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套用,应当对它进行再认识,本文只是就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995.
996.
徐樾诗歌想象奇特,同时运用比喻、夸张等多种表现手法巧构佳境,蕴含一种奇伟之气,体现了奇豪的诗风。徐樾善于对现实作典型艺术概括,同时将主观态度寓于客观叙述之中,运用细节状物表情,他的诗是对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徐樾将他的感情寄于诗中,注重炼字遣词,其诗歌语言自然而鲜明生动。  相似文献   
997.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来自苏联,从这个创作原则的定义到对它的各种阐释,我国文艺界都深受其影响。尤其是日丹诺夫、马林科夫等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阐释,对我国当年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8年,毛泽东同志倡导“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后,特别是在1960年第三次全国文代会正式确立了“两结合”创造原则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始受到冷落。  相似文献   
998.
《死火重温》(1996)是继《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1988)之后汪晖又一篇重要的有关鲁迅和鲁迅研究的文章。本文试图探寻在这七年间汪晖从“目的”与“方式”间困境的自我反思开始,从对现代中国思想中心概念隐含的历史限度的分析到对鲁迅自我认同以至文化批判的侧重,其鲁迅研究意向的变化伴随着他对中国现代性问题及现代中国认同的思索,所有这些努力都为开拓鲁迅研究以至现代文化批判提供了历史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9.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派作家缪塞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形象,也是作家自己的写照。缪塞以深刻的忏悔意识剖析自己,剖析客观存在的社会。作品流露出对无法把握人生深深的痛苦和忧郁。本文从忏悔意识的来源,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剖析了作家精神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000.
论学报编辑的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精神作为一种科学精神,是学报编辑不可或缺的品质。学报编辑的批判精神主要表现为求真精神、崇实精神、尚美精神。求真精神是学报编辑的灵魂,崇实精神体现了学报编辑的责任和使命感,尚美精神是编辑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