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拯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1):99-102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也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升党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和水平。  相似文献   
72.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和领导的民主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民主执政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公共行政精神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它专指作为公共行政基础的信念和价值,中国公共行政精神的建构和发掘.因此,中国公共行政的精神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行政精神的建构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把我国建设成稳定和谐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74.
曾润梅 《世界知识》2008,(17):40-41
马英九上任已满百日。在这被外界视为初掌政者任期内最为关键的100天,马虽在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上较受民众肯定,但却因“拼经济”等施政绩效不如预期引起民众的反弹与不满,导致马的施政满意度由“就职”当日的66%急剧下滑至目前的30%左右。对此,岛内舆论多认为,这只是民众对“马上就变好”的高期望落空后的一时情绪性反应,但随着各种关系的理顺,新执政团队在走出“磨合期”后会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75.
推进电子政务增强执政能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日前我国电子政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推进电子政务要以政府管理创新为指引,从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务求实用。  相似文献   
76.
王君 《科技信息》2008,(32):392-392
文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风是构成党风的重要基石,党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党风。文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的作风和形象,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本文就如何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强文风建设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77.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的历史雄辩地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基本的经验总结。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个重要决策。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指导原则,认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9.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构成巨大威胁。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极其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开始进入利益分化的时代,我们却缺少制度化的利益博弈的机制,于是进行优良的政治设计,构建政治和谐尤为重要,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构建政治和谐,其核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党和国家的关系即改变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转型的问题,二是党和社会的关系即加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的问题。只有现代的民主与法治,才能为千百年来实现政治和社会和谐的理想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