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114篇
教育与普及   1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7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Mesocarbon microbeads (MCMB)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excellent sphericity and no obvious conglutination have been prepared with a coal tar pitch containing quinoline insolubles (QI) as the raw material.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re used to exa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MCMB.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EM technique shows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MCMB clearly in the form of micrographs even when the structure of MCMB is complex, while the optical technique is useful for analysis of the regular structure of the mesophase spheres but cannot be effectively used to analyze either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green MCMB or the structures of the further heat-treated on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layers, the structures of the as-prepared MCMB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could be classified as (I) Parallel Layer type structure and (2) Bent Layer type structure with the carbon layers gathering at one or two points in the MCMB. In the experiments, SEM is also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of MCMB that are heat-tr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CMB without any further heat-treatment show no layered-carbons, while the ones heat-treated at temperaturehigher than 1000℃ exhibit obvious layered carbons across their sections. When increasing the heat-treatment temperature, the carbon layers become thinner and flatter.  相似文献   
82.
4D打印:智能材料与结构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D打印技术是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增材制造技术提出来的,4D打印制造的实体结构形状可以随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压电材料、电致活性聚合物、光驱动型聚合物、水驱动结构等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增材制造方法与驱动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发现:直写打印成型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单一智能材料的驱动性能有限;混合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兼具多种智能材料的性能,拥有多种原位驱动模式,能够克服单一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4D打印技术研究整体还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4D打印还需要在拓宽智能材料范围、开发打印软件、探索打印工艺、研究软材料打印方法、解决不同智能材料的兼容问题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才能够在医疗、军事、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3.
通过柱状节理岩体模型试验探究白鹤滩水电站坝区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征.使用了模拟岩体内部节理的新方式——3D打印制作不同倾角六棱柱形节理试件,以树脂为节理打印材料,水泥砂浆为模型材料,通过立方体试件单轴压缩试验考察节理岩体强度随倾角0°~45°变化的各向异性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岩体压缩强度随着节理面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单轴压缩下柱体破坏模式主要为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84.
3D打印技术作为前沿、先导性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对3D打印技术在模具加工和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生物医疗、建筑工程、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太空诊所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进入了太空,工作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前线。然而,太空环境也影响了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导致一些太空疾病出现。为了能及时医治这些疾病,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太空诊所,计划把它安装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太空诊所内配有小型现代化诊断器,如X光机、B超机和CT扫描机,可用于对宇航员做  相似文献   
8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的材料应用与界面配伍、微创手术入路选择、数字骨科发展对THA的意义、手机APP在康复指导和追踪随访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张春峰 《科技资讯》2014,(31):48-48
标准物质的定义是经过一系列的校准装置、进行评价测量所赋值的一种物质与材料,其中有一种是具有溯源新质的程序,来确定相关的测量,能够标准的测量出数据,作为准确的计量单位。有机标准物质是广泛的被色谱分析领域所研究,在这片领域里有一定的定值标准,它的化学纯度定值技术的计量标准是物质物质准确量值的重点。该文研究了多种的定值技术,然后对每种技术的效果进行比较,对有机标准物质化学纯度定值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好的诠释和引导。  相似文献   
88.
美国政府属下的"地平线扫描中心"根据数百名专家的观点整理出246项见解,展望了从大脑特质到宇宙航行等各个领域在今后50年的发展趋势。医学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干细胞和核糖核酸(RNA)干预疗法等医学发展将会继续取得进步。它们将给人类带来治愈不治之症的希望,最终攻克仅仅在几年前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难题。然而,生物学领域的其他发展可能导致我们对大脑和躯体更带根本性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89.
90.
为了从细观角度深入分析大空隙沥青混凝土性能,利用CT扫描获取PAC-13大空隙沥青混凝土内部图像,将三维重构的切片图像和CT横向扫描图进行阈值分割,通过体视学理论选取与真实级配最相近的图像作为集料、空隙结构提取对象,建立了像素边长为0.5 mm的离散元模型,并进行单轴压缩虚拟测试.结果表明:三维重构切片图的级配误差比横向扫描图级配误差小了约20%,重构的切片图级配更具代表性;该模型实现的虚拟单轴压缩试验强度值与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强度值相差小于3%,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这种数字图像建模的方法为研究大空隙沥青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