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 取临床行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例,对其成功率和各种常见并发症分别比较,统计处理用χ2检验.结果 表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0.005),是首选的穿刺置管径路.结论 临床主张选用颈内静脉穿刺作为中心静脉置管径路.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腓肠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和细胞代谢变化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依据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 (A组 )及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 (B组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组 ) 3组 ,每组 1 0例 .分别取大腿长收肌 (对照 )和小腿腓肠肌标本检测肌肉中的SOD、NO、Na+ _K+ _ATP酶、Ca2 + _ATP酶、乳酸等各项指标 ;HE染色、ATP酶染色、SDH/COX双重染色后光镜、电镜观察 .结果显示 :A及B组肌组织结构和生化指标均正常 ,C组腓肠肌可见散在肌纤维萎缩、变性和坏死 ,炎性细胞浸润 ;同型肌纤维群化 ;COX/SDH染色可见单根或多根肌纤维酶活性增高 .肌丝间可见脂肪空泡聚集 ,部分线粒体空泡化或髓鞘样改变 .C组腓肠肌乳酸显著高于其他组别 (P <0 .0 1 ) ,而其Na_K_ATP酶、Ca2 + _ATP酶活性、NO、SOD等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表明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患肢腓肠肌在肌纤维类型、超微结构和肌肉组织多项生化指标等均发生明显变化 ,推测小腿腓肠肌超微结构的病变是手术后远期效果不佳的病理基础 .如果从骨骼肌营养和抗氧化处理等角度进行治疗 ,可能会改善小腿肌肉泵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伪造的手指静脉图像能够成功攻击手指静脉识别系统,从而使得其识别系统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手指静脉防伪检测的方法;通过逐层无监督的学习方法预训练深度网络的权值参数,以及有监督的BP神经网络微调深度网络的权值参数,从而提取到手指静脉图像的特征,用于静脉图像的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手指静脉防伪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假手指静脉图像;通过对比性实验研究,发现此方法提高了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
10kv配网因绝缘水平低,造成耐受雷击过电压先天不足,需要采用各种措施防护。结合实际使用场所介绍了各种类型的避雷器的应用,列举出外形图和结构特点,以寻求提升10kV配网安全运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医学上把输液叫作静脉点滴或静脉输液,是将各种药物通过静脉输注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Murphy’s dropper从它应用于静脉输液之初,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汉字翻译方式却多种多样,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作者建议使用规范和统一的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16.
张金花  殷霞兵 《甘肃科技》2014,30(21):133-134
对比研究顺行及逆行静脉穿刺术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随机抽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00例肿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瘤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0位患者,实验组患者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实验组液体渗漏发生率为10%,对照组液体渗漏发生率为33.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手指的活动无明显影响,对照组对手指的活动有明显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液体流速无显著差异性。逆行静脉穿刺术与顺行静脉穿刺术相比,逆性静脉穿刺术应用于肿瘤患者是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方法,该技术提高了肿瘤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逆行静脉穿刺可作为一种可行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婴幼儿上矢状窦穿刺输液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婴幼儿尸体上观测了前囟和上矢状窦的位置、深度、头皮厚度以及穿刺有关注意事项.结果前囟为正菱形,位于矢状缝前端,前、后角分别距眉间的距离为(5.8±1.8)cm、(9.0±1.4)cm,前囟处从头皮至上矢状窦上壁的厚度为(4.2±1.2)mm;上矢状窦在前囟处偏正中线右侧20例,占68%,偏距为(2.2±0.8)mm,偏中线左侧4例,占12%,偏距为(1.4±0.4)mm、位正中线者6例,占20%;上矢状窦上壁宽为(3.6±0.8)mm,深度为(3.9±0.8)mm.结论上矢状窦具有位置恒定、窦壁不易塌陷、口径大等特点,是婴幼儿穿刺输液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制备在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价值。冠状动脉搭桥患者6例,采用微创电视窥镜辅助下进行静脉制备。平均获取大隐静脉桥血管2.5支,平均耗时(90±30)min。全部患者无下肢皮肤切口感染,下肢水肿,淋巴管炎和脂肪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通过实践证明,采用(CABG)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制备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佛山市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7年所有抗菌药不合理处方的具体类型,为该院今后改进药师审方和医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对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的不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9,(11):7-7
洗手的步骤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要“有效”的洗手,就必须留意下面几个步骤:掌心-掌背-指隙-指头-指尖-手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