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综合利用水平井和直井的钻探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阐明了冷家堡油田冷43断块Es1+2段IV砂岩组疏松砂砾岩稠油储层岩相特征和相模式,指出了岩性,岩相与储层物和含油性的关系,对不同岩相类型的储层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冷平1井水平井段储层百均质特征,为水平井开采提供了地质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下第三系沙四段为盆地断陷初期的产物,以干旱半干旱古气候为特征,沉积厚度变化大,埋藏深度往往大于3500m。根据岩心及沉积构造特征对该地区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建立了冲积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较深湖沉积体系为主要代表的三种沉积模式,对沙四段上部进行了环境分析,这对工区深层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讨论了矿井对角式通风系统的主实际工况,并建立了一组实际工况分析的数学模型,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94.
V(Fm Kn)={w}∪{ui|i=1,2,…,m}∪{uij|i=1,2,…,m;j=2,3,…,n},E(Fm Kn)={wui|i=1,2,…,m}∪{uivij|i=1,2,…,m;j=2,3,…,n}∪{uiui+1|i=1,2,…,m-1}∪{vijvik|i=1,2,…,m;j=2,3,…,n-1;k=j+1,j+2,…,n},对图G的一个正常的k边染色法f,若 e∈E(G),e=uv,{f(uw)|uw∈E(G)}≠{f(vw)|vw∈E(G)},则称f为G的一个k 邻强边染色法,k的最小值称为G的邻强边色数,从而得到了Fm Kn的边色数和邻强边色数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板南斜坡带分层系地层研究,明确板南斜坡带发育沙河街组多套地层的岩性变化带,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发育区。通过对板南斜坡带沙三段沉积特征和储集特征的研究,发现板南斜坡带沙三1发育深水浊积水道砂岩体,探索性的应用相干切片、地震属性分析、三维立体显示及Voxel体追踪技术等追踪、预测浊积水道砂体的展布,成功预测了板南斜坡带浊积水道砂体空间展布,指导钻探获得成功。通过对板南斜坡带的勘探实践,总结出在成熟区带寻找隐蔽油气藏特别是浊积水道砂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测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6.
高艳秋 《科技资讯》2007,(10):38-39
通过对测井曲线的分析,粒度分析,岩石特征以及等厚线分析,划分研究区沉积相。本文通过对伊通地区岔路河拗陷下第三系沉积环境的分析,划分出研究区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并把沉积相归类为河流型和湖泊型两大类,对每一种亚相都总结出规律性特点,该结果对未知区沉积相和亚相的划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特高含水期扇三角洲储集层剩余油分布及挖潜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岩芯、测井、生产资料等静态和动态资料,并在油藏三维两相模拟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双河曲田北块Ⅳ1-3层系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成因因互及潜力类型。研究表明: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和隐蔽,不同储层砂体剩余油分布、潜力、水淹模式不同,前缘席状砂体、河口坝砂体是进一步挖潜的对象。层内、层面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水驱油田的开发和剩余油的分布,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厚度及垂向上剩余油的分布,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及剩余油平面分布。在完善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注采结构及注水合理调配是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挖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段浊积扇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牛庄洼陷牛 30、牛 4 3等钻井沙三中段的岩芯观察以及对大量的测井、分析测试、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研究 ,认为此时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浊积深水浊积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 ,并对它们的微相类型、沉积特征作了总结 ,探讨了此两类浊积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它们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
桥在绍兴市区蕺山街,因王羲之为卖老妪题而得名,为越中尽人皆知的古迹。此桥在东晋已存在。曾把古城分成山阴和会稽两县的界河,由东至西,垂直于蕺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马家咀-黄珏地区钻井岩心的系统观察和研究,作者认为,、湖组合是区内下第三系渐新统的主要沉积相。戴南组一段和戴二段下部砂体为近岸水下;戴二段上部砂体为滨湖冲积;三垛组一段为洪积,二段为河流相。砂体自下而上,有规律的相带演变,反映了本区湖体变浅、萎缩、衰亡、演变为河相冲积平原的过程。本区砂体由水下发展到洪积,其沉积机理一脉相承,受南缘江都-吴堡同生边界断裂的制约。各种体的中亚相是最有利于油气聚集的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