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聪  吴财芳  姜玮 《科技信息》2010,(17):I0413-I0413,I0419
以化乐勘探区煤矿为例,对化乐勘探区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含隔水层特征、地下水动态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化乐勘探区煤矿的充水因素。  相似文献   
52.
宫廷燕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在隋唐时期达到空前的辉煌。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其形式之复杂,其涉及到的地域风格之多样,是从古至今不可多见的。追溯其产生的源头,观察其后世之演变,能够直接地我们研究传统音乐的流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3.
54.
轨道-路基体系一致动力相似设计方法与动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动力试验中,为考虑缩尺模型轨道和路基结构的动力效应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轨道-路基体系一致动力相似设计方法:即在对轨道结构进行动力相似设计的同时,保持轨道-路基模型的加速度相似比为1,再通过轨道和路基遵循相同的长度相似比、控制路基模型剪切波速相似来进行路基结构动力设计.采用该方法进行了缩尺比为1/4的轨道-路基模型结构的相似设计,开展了不同激振频率工况下模型体系的动力试验,测试并分析了路基模型不同位置处的加速度反应等,确定了试验模型体系一阶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加速度在向下传递过程中存在时间尺度上的滞后效应;同一激振频率下,路基不同结构层处加速度频谱分析的特征频率一致.  相似文献   
55.
在列车结构基本上固定的前提下, 仅利用高铁线路隔离区外单个检波器采集的地震数据来估计高铁的运行速度。通过给出列车经过铁路上一点时该点的受力函数振幅谱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关系, 提出一种基于速度扫描的列车速度估计方法。首先根据列车结构参数及预设列车运行速度生成一系列受力函数振幅谱, 然后计算各种速度下的受力函数振幅谱与单个检波器所接收到信号振幅谱的互相关函数, 最终选取互相关函数值最大时对应的速度作为列车运行速度的估计值。合成数据及实测数据的结果均证明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有望将此方法推广到其他道路交通中具有固定结构交通工具的速度估计中。  相似文献   
56.
基于桥墩均匀分布且高铁列车匀速行驶情况下, 每个桥墩源的震源时间函数仅存在时间延迟差异的假设, 分别通过构建均匀空间声波模型以及半无限空间弹性波模型, 计算格林函数, 给出反演所用的线性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高铁波场的等效震源时间函数进行反演, 测试在一定噪声水平下的反演效果, 探讨各种因素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高铁地震信号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方法, 对河北保定和广东深圳地区实测的高铁地震信号进行时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高铁在经过高架桥时, 在其附近产生的地震信号中低频信息比通过隧道和接触地表运行产生的地震信号丰富。利用高铁地震信号的时频谱特性, 可以确定高铁运行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对成渝高铁开通前后沿线站点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探究。【方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选取2015和2018年为时间截面,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引力模型,测度成渝高铁沿线主要站点城市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结果】1) 高铁开通后,沿线站点城市交通可达性整体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可达性值呈中间低两极高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压缩”效应明显。2) 高铁通车使沿线站点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趋于网络化,内江的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旅游经济联系的第三个核心。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空间上呈现出两端强中间弱的形态,数值上呈三级等级梯度特征。4) 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一般水平,高铁开通带来的交通可达性改善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未完全显现。【结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成渝地区旅游合作发展战略、开发成渝地区旅游新业态,从而促进区域内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