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7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103篇 |
教育与普及 | 20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8篇 |
现状及发展 | 33篇 |
综合类 | 3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55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76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27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金矿田,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价值。【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进行划分,从区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入手,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内主要金成矿的定年数据,概括总结区域内金的成矿规律。【结果】本研究以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为主线,将金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千糜岩型和破碎蚀变岩型。将小秦岭金矿田金矿由西自东分为四个矿带,分布特点为南北成带,东西展布,构造控制,脉型为主。成矿年龄统计显示小秦岭金矿的成矿年代主要集中在237~204 Ma和161~120 Ma两个时间段。【结论】研究表明:(1)区域上的重大构造事件(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内主要的两组EW、NE向断裂共同造就了如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及矿体的产出特征,两组断裂叠加部位为接下来找矿预测的重点。(2)将区域内金成矿分为两期,第一期中晚三叠世(印支期)237~204 Ma为金矿床的初步富集,印支期造山作用导致区内EW向构造体系;第二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期)161~120 Ma为金矿床的改造再富集,燕山运动叠加改造形成区... 相似文献
72.
【目的】充分搜集煤田部门探井测井资料,结合前人在松辽盆地铀矿找矿资料文献,开展煤田钻孔放射性找矿信息二次开发利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寻找有利于放射性找矿的水文地质线索。【方法】主要采取放射性水化学测量、水质分析、前人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及综合利用等方法。【结果】对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一些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取样统计,并对工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论】研究区水文地质综合条件有利于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 相似文献
73.
研究非均匀不可压磁微极流体方程组在全空间R3上的最优衰减率.首先,利用能量估计法给出方程组解的高阶导数的能量不等式.其次,在s∈(0,1/2]和s∈(1/2,3/2)的范围内,分别得到在负Sobolev空间中方程组解的估计.最后通过转化得到常微分方程进而求得不可压磁微极流体方程组解的高阶导数的最优衰减率. 相似文献
74.
75.
不同学者对液滴碰撞动力学的研究结论具有差异,研究的流体种类也较为单一.该文建立的研究体系包含了水、甘油水溶液、硅油、常温液态金属在内的9组流体,将流体黏度、表面张力的研究范围扩展至1~970mPa·s、20~500 mN/m,通过相场法数值模拟,补充低Reynolds数Re的液滴碰撞数据,探索已有理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76.
考虑在三维光滑有界区域Ω中一类具有热对流作用的稳态非牛顿微极流体方程组的第一边值问题。讨论了在外力项和涡旋粘性系数适当小的条件下,该问题的强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77.
白水铀矿位于喜集水盆地转向斜的南翼。矿化产于三叠统T31a层中,主要受中细粒砂岩含水层和岩石后生变化控制。属同生沉积、成岩期,铀初始富集而后生改造为主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8.
本文阐明了柯克亚油气田五个油气藏地面流体特征和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的纵向变化。应用高压物性资料,研究了目前正在开发的西四~2~西五主力气藏油、气、水在地层条件下主要参数的变化和受制因素,以及地下流体的相态特征。 相似文献
79.
江元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2):132-138
滇西北拖顶地区斜向走滑构造是金沙江再生小洋盆关闭、陆-陆斜向碰撞构造转化的结果。它发生于印支末期,扮演了拖顶地区陆内变形的重要角色。作者从斜向走滑构造的变形温度、压力、差异应力值、有限应变、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它的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