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本文探析了不同形式抗阻运动对海洛因戒断者毒品渴求度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90名经海洛因戒断的男性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抗阻运动组(A组)、传统中强度抗阻运动组(B组)、常规戒毒矫治组(C组),A、B组的运动强度分别为4次重复的最大负荷(Repetition Maximum, RM)和10RM,干预8周。检测各组受试者干预前后血浆神经生化因子含量及毒品渴求度。结果显示,8周不同强度抗阻运动均可明显提高受试者血浆多巴胺(Dopamine, DA)、β-内啡肽(Beta Endorphin, β-EP)、血清素(Serotonin, 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Fos家族蛋白(ΔFosB、c-fos)浓度,降低渴求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0.05)。常规戒毒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与B组相比,A组运动后的血浆DA、β-EP、c-fos、ΔFosB含量明显升高,5-HT、BDNF含量与VAS得分明显降低(P<0.05, P<0.01);干预后,...  相似文献   
52.
陈晨  嵇东海 《科技资讯》2011,(4):200-200
网络疏离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表明了人们在网络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与网络成瘾不同的消极体验,是指很多人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因为自身与网络的关系发生疏远、异化,而体会到一种茫然没有目的、空虚感、无意义感、负罪堕落感等。这一痛苦压抑的消极体验在人们因为学习或生活的需要不得不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体会尤为明细。本文作者从理论的角度对网络疏离感与传统的网络成瘾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网络疏离感的后续研究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3.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的形成最根本的心理根源是需求使然,还有本身存在“初始化”的特征,以及人格方面的因素。而综合运用心理分析以及行为治疗的方法则可以消除不适当使用网络的行为。  相似文献   
54.
对国内近十年有关网络成瘕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国内关于网络戌痰的研究于2008年迭到顶峰,近几年有冷却的趋势;(2)研究思路由相关分析,差异探讨逐渐转向更系统的关系模型建构;(3)网络成瘟与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间的关系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其相互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最近,北京军区总医院出台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引起了各界关注。标准中的一条“每天上网6小时,持续3个月以上”,尤其被媒体拿来集中宣传和放大。一时间,我们这些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在整日“泡电脑”之余,不禁会打趣地问上自己或朋友一句:你网络成瘾了没?  相似文献   
56.
全球治网瘾     
张翼 《世界博览》2011,(18):72-74
自从一个名叫互联网的东西在美国诞生之后.一种名为网瘾的疾病随之而来。人们像担心瘟疫一样担心他们的儿子、女儿、妻子或丈夫受到感染……“电子游戏成瘾”这个词早在1983年就已经出现了,说的是青少年沉迷街机游戏的情况。1995年12月,美国的《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他们登陆,但是不能注销”的文章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在总体上,青少年是我国网络成瘾的主要群体;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口学变量特征有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同时,在不同环境变量下,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特征是城郊学校高于市区学校、非重点学校高于重点学校、住校生高于非住校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学生高于健全家庭。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研究比较网络成瘾者与一般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问卷、人际关系量表、自尊量表、中学生生活压力量表、贝克忧郁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在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结果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低自尊、生活压力大或抑郁感等,这些心理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较高的相关。结论要积极开展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9.
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境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
网络成瘾已成为大学校园的公害,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腐蚀校风学风建设的根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策略方法,引导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