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志鹏  孙艳杰 《科技信息》2009,(14):190-190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从各个方面越来越深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学生的作用也日渐显现,不少学生因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荒废学业,给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面对知识经济和网络的迅猛来势,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并对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学生工作面临的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几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站在一线学生工作者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诱导因素,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9,(7):46-46
白天上网查资料、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7.9%。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成功应对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即综合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大学生找到他们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使网络成瘾的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与学习所获得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超过通过网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正心理专家认为,网购成瘾,不仅是工作生活压力的一种宣泄,而且还是一种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成瘾现象越来越多见。这跟社会因素有关,经济条件好转,不像在旧时代能否吃饱饭,能否生存下去都是个大问题;这还跟社会观念有关,当网络购物成了潮流,很多人也要赶上这个潮流;社会发展,人的精神空虚,也是"网购成瘾"的另一个成因。如果购物者的幸福感取决于所拥有的物品的话,比起和朋友一起逛实体商店,网购离功利主义所谓"最大幸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危害之大有目共睹。如何避免孩子们受网瘾毒害,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脑病.传统的观念认为胶质细胞在药物成瘾中仅起辅助作用.目前发现胶质细胞上存在众多的神经递质受体和转运体,且能分泌多种氨基酸、多肽、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因子,对神经递质的代谢、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突触的调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且胶质细胞在药物成瘾中发生极大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保持情况及其影响脱失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应用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3个美沙酮门诊的300名参与治疗的服药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分析其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探讨影响维持治疗的主要因素.[结果]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脱失的主要原因是外出他地和偷吸毒品,保持的主要原因是源于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杜绝与毒友继续来往.此外,门诊医生的积极干预也是提高保持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不同因素对参加者开展多元化干预服务模式,以提高维持治疗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19.
吉利 《甘肃科技》2010,26(23):173-176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导致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产生。网络成瘾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改变了他们的个性、情感和精神世界。通过分析网络成瘾的定义、标准、危害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能对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起微薄之力,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名网络成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评定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认知、人格特征及成瘾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其在现实中的认知、人格特征与在网络世界中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负性倾向。本文还从家庭和学校关系入手,对这种负性倾向和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最后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