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30篇
教育与普及   2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8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宏福  郑建平 《科学通报》2003,48(6):603-609
辽宁阜新白垩纪玄武岩的出现为了解中生代时期华北北缘地幔过程提供了可能. 阜新碱锅玄武岩为火山通道相, 柱状节理发育, 并含少量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 其化学组成贫硅、富碱、高钛和铝, 属碱性玄武岩. 在微量元素组成上, 碱锅玄武岩中等程度地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但不亏损高场强元素. 其Sr同位素比值低, Nd和Pb同位素比值高. 这表明碱锅玄武岩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代表未分异无混染的原始岩浆. 该玄武岩的出现暗示华北北缘此时的岩石圈厚度小于65 km, 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富集”的含韭闪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斜长石辉石岩组成. 早侏罗~晚白垩大量且持续的中基-中酸性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北缘岩石圈减薄作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较华北南缘的早, 因为鲁西南地区大量的中基性火山活动仅出现于白垩纪, 而且具软流圈同位素特征的玄武岩出现在第三纪, 显示华北岩石圈演化的时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62.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喷流沉积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家军 《科学通报》1997,42(19):2126-2127
近20年来,在我国贵州西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从而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潜在远景的金矿产地之一,鉴于这些金矿床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十分明显,以至迄今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层控性质为众所公认.又鉴于金的矿化主要以微细浸染状产出,因而一些研究者将其与卡林型金矿床相类比.目前对此类矿床成因的倾向性看法是,在同生沉积初步富集金的基础上经后期改造再富集成矿,强调后生热液改造占主导地位.然而,作者对黔西南十余个金矿床研究后发现,矿床中不乏海底喷流同生沉积特征,尤其是戈塘、板其和岩上等金矿床中存在典型含矿层状硅质岩,为评价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 确认海底喷流产物的主要证据有:(1)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矿床所在区域──右江盆地中存在多组穿壳的同生断裂,这为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沿同生断裂的扩张活动,导致盆地中发育了一系列的隆起和洼地.(2)矿  相似文献   
63.
湘南道县辉长岩包体的年代学研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郭锋 《科学通报》1997,42(15):1661-1664
<正>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岩浆活动及伴生的多金属矿产一直为地质学家所关注,而对华南地区构造体制转变的具体时期则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64.
冀西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莫测辉 《科学通报》1997,42(1):75-78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都已发现了与碱性岩有关的超大型金矿床.我国的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中也发现了具有发展成为超大型潜力的东坪金矿床.尽管如此,金矿与碱性岩的成因关系目前还不大清楚.赋矿岩体和矿床形成时代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前人对水泉沟岩体的形成时代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是海西-印支期或燕山期.本文采用微量和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得该岩体形成于元古宙.1 地质概况及样品特征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太古宇桑干群中,长约55km,宽5~8km.岩石类型主要是碱性长石(石英)正长岩,尚有少量二长岩.各类型岩石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深源岩浆成因.样品采自东坪金矿东部的碱性长石正长岩中.锆石晶体除少数具有明显的熔烛圆化现象外,大部分晶形完好,无色或浅黄色透明,四方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含矿地层的构造解折为基础,讨论了胡—篦型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成因是多种因素控制下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6.
文章通过对百善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分析研究,揭示出百善井田孤立含煤盆地为一位于特定构造部位,历经两期以上地质构造运动叠加复合,形成的被动式中心对称左旋双帚“S”型构造。进一步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开采技术条件,将整个井田划分为两两对顶相似的四个预测区段。不仅为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中国东部区域地质构造学科宝库添加了一块砖瓦。  相似文献   
67.
侵入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良义 《科学通报》1996,41(9):808-810
长江中、下游有一类与中酸性侵入岩有成因关系的侵入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此类矿床为新的矿床成因类型,其主要有用元素为铜,但伴生金的含量也较高,有时可构成独立金矿床.这类矿床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江西的武山、城门山及丁家山、安徽的新桥及冬瓜山等.该类矿床主要赋存于中、晚石炭世黄龙组、船山组灰岩内,呈似层状产出,但也不完全受此两层位的控制.例如安徽铜陵地区,从早石炭世高骊山组至中三叠世南陵湖组之间的地层中都有矿化,其中二叠纪大隆组、三叠纪殷坑组内还有具工业意义的矿体.即使在中、晚石炭世黄龙组、船山组灰岩内的矿床,也并不严格受层位控制,而是受层间构造断裂控制.同时还应指出,即使在一定层位内的矿体,它与围岩也不是成层整合关系,而是呈交代关系.区域地层的分析资料表明,主要成矿元素铜、金含量低于克拉克值或与克拉克值近似,由此看出,区域地层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较小.矿床的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石英,与上述矿物共生的没有硫酸盐矿物,因此,金属硫化物的δ~(34)S均值相当于它们的总硫值.1 主要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6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气源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第藩 《科学通报》1996,41(17):1588-1592
1989年6月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靖边县发现了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气田,现已探明含气面积达4000km~2,天然气主要储存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上部的白云岩孔隙(O_1m_5~4)及其上面的古风化溶蚀带(O_1m_5~(1~2))中。上覆为晚石炭世滨海沼泽相地层,也含气。这里发育有两套气源岩:(1)下奥陶统上部马家沟组(O_1m)为碳酸盐岩,折算及。值高达2.0%~5.0%,属腐泥型过成熟气源岩;(2)上石炭统太原组(C_3t)~下二叠统山西组(P_1s)含煤地层,R_0值为1.5%~2.5%,属腐植型高成熟气源岩。由于对中部气田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认识上的不同及混源现象的存在等,使人们对该气田的主力气源层和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判识上发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69.
根据多年冰雹预报工作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千(阳)陇(县)地区1962-1994年的冰雹过程,归纳出千陇地区冰雹天气气候规律,及有利于冰雹产生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雷害回波判别指标和判别方程。为准确预报该区冰雹天气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0.
文章在对华南地区诸广山、贵东和桃山杂岩体中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全面对比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不同,前者属S型花岗岩,后者与I型花岗岩相似。岩石成因类型不同是造成上述杂岩体中不同地段铀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