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0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wo parallel loess-soil sequences from Xuancheng and Fanchang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s are dated using geomagnetic and luminescence methods.The Brunhes/Matuyama(B/M) reversal boundary is recognized with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o-calles Vermiculated Red Soil (VRS) in the Xuancheng section while the entire Fanchang sequence is of Brunhes age.Thi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recent VRS in southern China,a stratigraphic marker and an indication of extremely warm-humid conditions,was formed during the middle Pleistocene,chronologically correlative with the S4 and S5 soil units in northern China.Microscopic and sedimentologic in vestigations reveal that eolian deposition started in this region at about 0.85 MaBp,roughly synchronous with the well-known Mid-Pleistocene climate change of global significance.The strengthening of both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 circulations and the consequent river hydrological changes at that time would have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sustained eolian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ince 0.85 MaBP.  相似文献   
42.
基于铁氰化钾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直接氧化盐酸肾上腺素产生化学发光这一现象,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盐酸肾上腺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5 0×10-8~5 0×10-6g/mL,检出限为2 8×10-9g/mL(3σ).对5 0×10-7g/mL的盐酸肾上腺素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 2%.该法已成功测定了注射液中的盐酸肾上腺素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3.
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面积为2000m^2的鲫鱼池套养培育黄颡鱼亲鱼;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进行人工催产;利用家鱼孵化池进行流水孵化。实验结果表明:黄颡鱼在性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用LRH—A2 DOM PG(LRH—A2、DOM、PG分别为4ug、0.8mg、2.2mg)的配合药物来进行生产,催产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44.
婴幼儿肌肉注射法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婴幼儿肌肉注射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井针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介绍其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45.
天然商陆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hcca acinosa Roxb)浆果中提取一种紫红水溶性色素。在不同理化条件下对该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pH3-5范围先稳定性,热稳定性好,氧化剂有一定影响,糖无不良影响,对部分金属离子具有敏感褪色作用,毒性实验表明安全,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当药醇甙的极谱伏安特性及其清除超氧自由基(O-2·)及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8.2)中,当药醇甙有一个不可逆吸附还原波,峰电位为-1.61V(Vs.SCE),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与了此电极反应.采用经典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Fenton法试验,表明当药醇甙对O-2·及·O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0%抑制率时当药醇甙的用量分别为12.8和0.22mg·L-1.  相似文献   
47.
抗HIV和HBV病毒药物L-Fd4C及相关核苷类似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萍 《科学通报》2003,48(17):1811-1821
在抗病毒研究过程中, 核苷类型的RT抑制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经典的AZT到L -型核苷及至最近的磷酸前药, 人们一直都在核苷的结构上大做文章, 并逐渐认识到了L-型核苷的重要性. 为了得到疗效更强、毒性更低的抗HIV, HBV药物, 新的发展方向是对已有疗效比较好的化合物进行单磷酸化, 使之能够在细胞内快速地变成三磷酸. 随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就是如何把磷酸盐变成中性的前药, 以便进入细胞, 然后在细胞内再变为有活性的磷酸盐. 讨论了几个L-核苷类似物的研究工作, 对它们的合成、磷酸前药的研制方法、抗癌症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8.
黄颡鱼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黄颡鱼卵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黄颡鱼卵母细胞发育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依其形态结构特征,可分为6个时期,30-60d龄的鱼处于第1期卵巢,且终身只出现一次,60-270d龄的鱼发育至第Ⅱ期,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明显的卵黄核,270-300d龄的鱼发育至第Ⅲ期,Ⅲ时相卵母细胞未出现皮质液泡,310d龄鱼进入第Ⅳ期卵巢,Ⅳ时相卵母细胞的受精孔和精孔细胞明显,330d龄后发育至性成熟,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达10.9%~26.5%.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7月,属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49.
1,6-二磷酸果糖镁中镁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静脉注射 1,6 -二磷酸果糖镁 (fructose 1,6diphosphatemagnesium ,FDP -Mg)中镁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FDP -Mg给药前后家兔血浆总镁的变化情况 ,利用 3P87程序判断它们的房室模型类型 ,并计算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FDP -Mg的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 ;A、B、α、β分别为 1 2 2mmol·L- 1、0 5 2mmol·L- 1、0 2 9min- 1和 0 0 0 9min- 1。FDP -Mg中Mg的分布容积Vd、Vc、Vp 和Vss均小于 0 2L·kg- 1,分布速率常数k12 、k2 1、k10 分别为0 175、0 0 91、0 0 2 8min- 1,t1/2α、t1/2 β分别为 2 4 2、77 1min ,清除率 (Cl)为 1 7mL·(kg·min) - 1。结论 :FDP -Mg中的Mg的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 ,在体内分布迅速 ,在周边室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 ,对组织的亲和力较弱 ,药物消除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50.
通过74个样方共55.17km2,分别对陕西分布的4种鹿类动物中的3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资源贮存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林麝(Muschusberezovski)1985年的密度是2.49±0.37只/km2,秦巴山区的资源估计贮存量为85200±10400只;1983~1984年黄麂(Muntiacusrevesi)的密度为9.80±0.75只/km2,安康地区10县黄麂资源存量为64700±4900只,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5%,适宜猎取量为13000~14000只;陕北黄土高原狍(Capreoluscapre-olus)1976年的密度为6.02±0.83只/km2,资源贮存量为81200±11200只.1981年狍的密度为5.09±0.61只/km2,资源存量为68700±8200只,狍的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8%,适宜猎取量为12000~15000只.文中对陕西省鹿类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