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7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高保真数值模拟和单保真机器学习替代模型均需大量时间才能对火场温度做出准确预测,无法满足消防管理的应急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 CoKriging模型,并从建模时间成本、预测时间成本及预测结果准确性这3方面讨论了该模型在单室火灾温度预测中的适用性与特点.该模型利用CFAST和FDS模拟产生的154组混合数据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92.
还原增感浓度对AgCl光电子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原增感是三大化学增感类型之一.近10年来,还原增感的机理以及过程的控制,越来越受到感光科学工作者的关切和注意.主要利用微波介电检测技术,测得自由光电子与浅束缚光电子衰减行为随还原增感浓度的变化.实验发现:还原增感浓度低时,增感中心起空穴陷阱作用;还原增感浓度高时,增感中心起深电子陷阱作用.根据光电子衰减行为随增感浓度的变化得到了最佳增感浓度.  相似文献   
93.
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将3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自然实验,在3个月内对实验组进行10次团体辅导。采用自我效能感评定量表并结合学生自评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辅导前后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分数表现差异显著,学生自评中自信心有很大提高,说明团体辅导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面临着管理者角色重新定位、人才流动性加快、员工忠诚度降低等的挑战,本文从组织支持感知角度,构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型。通过结构方程研究发现,我国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对LMX的理解、对于单位职业发展机会的理解、员工认为单位的工作家庭支持以及工作绩效与POS水平正相关;与离职意愿负相关。结论有利于事业单位制定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95.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的易感机制是当前临床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何首乌制剂——润燥止痒胶囊为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采用代谢组学探讨其肝损伤可能的易感机制.病例分析表明润燥止痒胶囊相关肝损伤具有较典型的特异质属性,且与免疫异常活化有关.在正常小鼠上,灌胃润燥止痒胶囊对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无显著影响;在易感模型小鼠,免疫应激造模因素并未引起肝损伤表型,仅伴随肝组织少量炎性免疫细胞浸润,但从代谢组学可见组氨酸和丙氨酸等代谢通路显著上调(P0.01)和色氨酸等代谢通路显著下调(P0.01),提示代谢重编程可能是其肝损伤易感因素的重要内在机制;而在免疫应激易感因素基础上,灌胃润燥止痒胶囊引起了显著的肝损伤表型,并伴有肝组织大量炎性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同时代谢组学上亦表现为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甘油磷脂、胆汁酸等与炎症相关代谢通路的显著改变.综合提示代谢重编程可能是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易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基于易感因素相关的代谢紊乱通路,筛选发现了亚油酸、骨化二醇、18-羟基皮质酮等10个生物标志物可较好地识别易感模型动物(ROC分析中AUC均大于0.9),对临床识别易感人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6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化感抑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种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种植于以绿藻和硅藻为优势种群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对比研究其化感抑藻效应.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苦草、轮叶黑藻和狐尾藻针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具有明显且稳定的抑制效果,化感抑藻效应更具广谱性,可优先考虑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97.
王慧慧 《安徽科技》2009,(11):28-28
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领衔、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17个单位配合下,中国科学家通过对12000多份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了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并确定了4个新的易感位点。这标志着我国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研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8.
邓小光 《科技信息》2012,(12):284-284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要改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注重本科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实现教育部提出的这一目标,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出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低效的原因。抛开教育制度、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等需要改革的客观因素之外,对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为了从主观因素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小团圆》文本的细读,探析其在死亡意识、时间意识、男女情爱以及个人的对于“家”的情感上所显现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问卷法对福州市四所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1)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承诺及探索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从未恋爱组,但无显著差异。2)成人依恋中回避和焦虑因子的得分在不同同一性状态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进一步比较发现,早闭型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延缓型。3)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焦虑及回避因子与自我同一性的承诺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且承诺因子是焦虑与回避的有效预测变量;而成人依恋与探索因子尚不存在相关,但探索因子对成人依恋的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