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新型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定义.对松耦合变压器的典型物理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对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系统在不同结构下的等效电路,推导了不同漏感补偿拓扑下的补偿参数.分析了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中高频逆变器结构及性能,并对系统的功率传输及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目前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探讨了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2.
针对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中传统PI控制器和磁通观测器的不足,利用感应电机的时变参数模型的降阶处理方法,提出一种变增益的PI速度控制器;为获得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提出一种非线性鲁棒高增益观测器。仿真和试验验证表明:PI速度控制器不但能根据实际工况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调整,而且工程实现简单,减少了系统在启动阶段的超调;非线性鲁棒高增益观测器只需要电机的定子电压和电流,能同时观测电机的状态量和转子时间常数等参数,鲁棒性好,计算量少,易于适时在线实现。  相似文献   
203.
本文研究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金属陶瓷和金属接头组织的影响,在合适的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下,选用不同厚度的Ni作缓冲层并对钎焊接头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在钎焊温度1040℃,保温时间为15min,采用0.1mm厚度的Ni缓冲层时,钎料与母材、中间层结合较好,无焊接缺陷,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4.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控制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芬 《科技信息》2010,(3):40-40,25
文中对目前应用于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对电机的法向力进行了分析,最终选择恒电流恒滑差频率控制作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方式,消除法向力对列车悬浮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5.
根据白铜气封镶块薄壁结构钎焊的需要,选择确定了B—Cu36NiMnCoFeSi箔带钎料并对其工艺性能和所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气封镶块钎焊用夹具的结构及特殊要求;通过气封镶块试验件的钎焊,确定了钎焊工艺,并按该工艺进行了实际零件的钎焊生产。  相似文献   
206.
采用电阻加热蒸发和感应加热蒸发法分别制备出超细镁粉,系统研究了充气压力对粉体产率和粒度的影响,采用XRD、T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粉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感应加热蒸发法的产率远大于电阻加热蒸发法的产率;随充气压力提高,粉体产率降低,粉体平均粒径增大.所制备的超细镁粉为链球形结构、多晶态,纯度较高,粒度分布范围窄.  相似文献   
207.
系统地分析了三相机端短路状况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定、转子电流的动态响应,提出了计算DFIG短路电流的新方法.将三相机端短路的DFIG等效为稳态运行的转子励磁异步电机和三相机端短路的鼠笼型异步电机,运用空间矢量的方法分别求解,得到DFIG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确定了最大短路电流及其出现时刻,同时分析了短路电流中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上结论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8.
使用超音频加热电源进行感应加热渗硼,研究稀土在感应加热渗硼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功率P=3900 W,感应加热时间t=8 min,感应间隙a=19.5 mm时,渗硼层为共晶渗硼结构.硬度测试为软硬相配组织,渗层厚度423.4 μm;在硼稀土二元共渗试验中,发现添加氯化镧时,其渗硼层厚度增加10%以上,并且渗硼层的组织更密,硬度下降趋于缓慢  相似文献   
209.
通过交流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理论分析,提出即使金属外壳与电源之间有良好的绝缘,也必须接地,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10.
病原菌的群体感应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特别是多重耐药性的日益严重,抗菌药作用新靶点的发现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病原菌的致病作用常受到与其群体密度相关的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的调控.细菌通过释放和交换自诱导信号分子(autoinducers,AIs)以调控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菌的毒力、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等.不同种类的AIs介导不同的QS系统,阻止AIs的积累或其与受体的识别和结合就可以抑制QS调控的致病基因的表达.因此,QS抑制剂(quorum-sensing inhibitors,QSIs)有望成为控制病原菌感染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武器.迄今发现的QSIs有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肽类化合物和蛋白质(包括淬灭QS的酶和抗体).此外,一些竞争性的细菌或动物也可以清除AIs从而起到QSIs的作用.QSIs可以通过天然的QSIs指示菌株、人工构建的工程菌或者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进行筛选.对QS介导的病原菌致病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将为新型的QSI靶标的选择提供帮助,通过将QSIs和传统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有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