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12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国电影的审美批评主要是以传统美学作为评价标准,注重电影内涵的写意性表达,强调民族性因素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形成与以西方电影理论为价值判断标准的批评样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2.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充当起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大最有效的意识 形态控制,科学技术成了一种先验的决定人的生活的操作系统。然而他这种将当代科学技术当作一种新的控制 形式,当作造成发达工业社会及其思想文化单向度的根源,当作工具理性和实证主义思想基础加以批判的思想 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993.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今,良药已不再苦口,它们已经用糖衣进行了包裹,那么,如何让忠言不再逆耳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秦枫  陈玉勇 《科技资讯》2007,(21):149-149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管理的开放性和相对较高的就业率。但是,高职学生由于学校、社会、家庭、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偏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要加强思想教育;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提高教师自身的威信。  相似文献   
995.
传统手工艺制作、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在观念、方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都是“创造人造物“,大致可以在“造物“(包括符号体系)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当代设计就无法用“造物“来指称,原因不仅是所造已非“物“(不是指负载于物质的情感、精神、体验等,而是指设计物质料的表面形式已经与功能分离.人们看不到原来意义上的形式),对“造“也提出了生态要求、抒情要求、体验要求、道德要求,等等.因此,我们用一个动词性的“生“字来替换“造“,用一个名词性的“生“字来替换“物“,即“生生“.它体现了当代设计本体与方法的统一,是设计创造的核心概念和设计批评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9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在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完善市场经济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形势,提出在现阶段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提出了意识形态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7.
施蒂纳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施蒂纳写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集中反映了施蒂纳的社会历史与伦理思想。也正是施蒂纳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自觉消除形而上学“类哲学”的人。同时,又是因为此书,施蒂纳时常被后人看作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家。今天,作者在此尝试去分析施蒂纳的“唯一者”的思想,并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批评是一门艺术,简单、生硬、粗糙的批评会给高职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效应。因此,笔者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探讨批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9.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当代品格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以审美的社会价值论作为评价文学的基本准则,并对文学的人学内涵加以多角度地阐发;二是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选择,呈现出批评研究的多向格局和多样化形态;三是从思维方式到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系统,发生了根本上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科学化、现代化变革。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