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细菌群体感应机制与动植物病原菌的致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AHLs)作为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菌群体感应机制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节 ,当侵染动植物寄主组织的病原菌繁殖到一定量时 ,细菌本身产生的AHLs积累到临界浓度 ,AHLs与胞内特异受体结合 ,启动致病因子的表达。利用AHLs降解酶和AHLs类似物的特性 ,干扰和破坏病原菌的AHLs 群体感应机制 ,将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防治此类细菌病害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弄清丹参的化学成分,化学和色谱分离方法从丹以一个白色粉末固体,经综合运用先进的波谱分析手段,包括-HCOSY,H-^13CCOSY,COLOC,NOE等二核人振谱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为一对具有不缩酮内酯结构的新二萜类立体异构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γ-壬内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庚醛和丙二酸为原料,H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一步合成了γ-壬内酯,并经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4.
研究雷酚内酯在多种体系中的极谱行为。实验表明 ,在不同体系和不同pH范围 ,雷酚内酯产生两个还原波 ,其峰电流和峰电位受酸度影响的情况不同 ,而在B -R缓冲体系条件下 ,峰电流明显受溶液酸度的影响 ,但峰电位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pH =6.1的B -R缓冲溶液中 ,雷酚内酯的两峰电位分别为 -0 .1 1V和-1 .1V(vs.SCE) ,两峰的峰电流与雷酚内酯的浓度在 3 .1 2 9× 1 0 - 6 mol·L- 1~ 3 .1 2 9× 1 0 - 5mol·L- 1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P′(nA·s- 1) =3 1 1 6+2 .447× 1 0 7c(mol·L- 1) (r =0 .9994)和iP′(nA·s- 1) =1 3 5 2 +4 .83 3× 1 0 7c(mol·L- 1) (r =0 .9993 )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两波都是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15.
文中研究了端羟基聚d,l-乳酸及d,l-乳酸-ε-己内酯共聚物预聚体的合成方法以及反应温度、单体比、催化剂用量等对预聚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LA)/n(CL)=8/2,θ=195℃,催化剂质量分数0.3%,还原剂质量分数0.1%,总反应时间31 h.在该反应条件下可合成出结构明确、酸值较为理想、可满足进一步扩链要求的端羟基预聚体.并用羟值分析和GP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VDF/PCL共混体系在不同配比和结晶温度下晶型结构、球晶和片晶形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VDF在低温下形成α型球晶,在高温下形成γ型球晶;两种不同晶型的球晶尺寸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α型PVDF环带球晶的环带间距随着体系内PCL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此外,共混体系内γ型PVDF球晶的含量也随着PCL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西归中阿魏酸和佛手柑内酯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四个因素对阿魏酸和佛手柑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D2,即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温度为55℃,固液比为1∶5。结论:该工艺简便、可靠,可为西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测定了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己内酯(PBT-PCL)多嵌段共聚物与溶剂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和色散成分的表面能γsd,研究了温度对γsd的影响.同时,通过探针分子测得聚氯乙烯(PVC)与PBT-PCL共混时的相互作用参数χ为-0.796,结果表明,该共混物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9.
精制后的聚己内酯用三氯甲烷为溶剂制成溶剂膜.以调制式热重分析(TGA)为聚己内酯热裂解的研究方法,并使用核磁共振(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热裂解后所得的产物.TGA的结果表明,聚己内酯的热裂解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的分解温度为205~295℃,失重率为7.0%;第二步分解温度为311-374℃,失重率为88%.结果同时得到了聚己内酯热分解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和速率比等热分解动力学常数,分别为第一步80kJ/mol,5min-1和0.3,第二步分别为146kJ/mol,11min-1和0.47.裂解后的产物经过NMR和FTIR分析,发现不但有高分子的聚已内酯,也有呋喃、取代环丙烷以及不饱和的羧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产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HPLC法测定五香血藤中五内酯E的含量.色谱柱:sphenrisorb C18(4.0 mm×250 mm,5μm),流动相:A水,B乙腈,按体积分数梯度洗脱70%~90%,0~25 min,波长210 nm.线性范围为1.00~5.00μg·mL-1,相关系数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3%,相对标准偏(RSD)为2.33%.方法具有简単、灵敏、准确等特点.使用该方法测定了贵州8个不同产地的五香血藤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