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6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针对多通道四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问题,引入小波包分解(WPD)与共空间模式(CSP)融合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对训练集的多路脑电信号进行分解,然后用共空间模式算法对不同分解层子带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最后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方法.应用提出的方法对四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和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71.5%;相对于单纯的CSP特征提取,正确率提高了5.8%,说明了该特征提取及分类方法对该数据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数学探究是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以2019年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正文中的探究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其所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类型和所处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探究内容主要分布在“思考”栏目和“探究”栏目中,侧重思维性和综合性的探究学习;探究内容所体现的核心素养类型不同,“观察”栏目侧重体现直观想象素养,“思考”和“探究”栏目侧重体现数学抽象素养;探究内容所体现的核心素养大多数处于水平1,一部分处于水平2,极个别处于水平3.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增加“观察”栏目来丰富探究活动的类型,注重数学抽象素养和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优化探究内容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64.
通感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沟通的现象.它经常应用到文艺语体中,它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通感有着它独自的特点、语言形式和艺术功能,我们有具体分析“通感“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综合去考察,才能正确深刻的理解“通感“.此外,通感还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以自然巧妙为贵,将词语变异配用,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5.
焦雪梅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55-57,60
作为浪漫主义珍品,《庄》、《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都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另外,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庄》、《骚》浪漫主义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神话的接受形式亦多有差异。  相似文献   
66.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冲击有目共睹。徐肖楠教授提出“市场化年代的文学”这一命题,作出应答与阐释。中国小说学会第七届年会上,徐教授偕几位研究生提交一组系列论文,对市场化文学的各种特征、现象、侧面进行了包抄式的探讨。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就是他们的论文浓缩的精华,我刊及时刊发,以期能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67.
今天的文学艺术园地里纪实文艺要能够真正做到大行其道,就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接受效果,注重其文艺创作中的真实与想象,以客观务实的态度和至善至美的艺术原则,达到生活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高度和谐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新闻广播机构之一的BBC制作了多部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并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伴随着近十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进程,BBC作为西方主流媒体的代表,站在他者的立场下,对中国空间的形象塑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通过对近十年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进行分析,从地理空间的转换、空间意象的选择和空间再现的态度3个方面总结出BBC以他者视野对中国空间想象产生了怎样的变迁,从而为我们探索空间的自我建构提供启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9.
通感是诗人在感知生活的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审美通感是诗人在审美活动中通过艺术想象得到的一种艺术感受。从诗歌创作角度看,审美通感意象可分成直觉型、想象型、比喻型、象征型、多重型等五类。诗人可从四个方面入手,感受、捕捉审美通感,激发诗歌创作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70.
黄山形象经历了自然形象到文学形象的演变。由《水经注》中的黟山到唐诗中的黄山,黄山文学形象建构基本完成。唐诗中的黄山,虽然仍有神话传说的影子,但已见出风景的特异。重要的是,其形塑黄山的方法受黄山风景神奇秀丽、传说丰富但又未充分开发的地理因素影响,显示出偏于想象的特点。这在李白诗中尤其明显。而唐代黄山诗对“三峰”、怪石、灵迹等景点的集中书写,凸显了黄山形象“奇”“秀”“神”“灵”的特征,并赋予黄山江南文化的属性,和“隐者”的文化品格。后世黄山书写固然对黄山形象有极大的丰富,也是对这一格局的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