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98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为了推动中国科研领域,特别是女性科学工作者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在中国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让“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8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孝感市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湖北孝感市高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舞蹈以它特有的魅力及锻炼价值而深受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喜爱,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本文通过对舞蹈的功能及作用进行分析,对舞蹈教学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4.
以南京农业大学部分肥胖女大学生(BMI≥30)为对象,通过8周有氧健身操的训练,以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为评价指标,探讨有氧健身操对肥胖女大学生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证明:有氧健身操运动可使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提高。建议这些学生长期坚持有氧健身操的训练,并接受有效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17-21岁的205名女大学生进行健美操教学前后两次身体素质及身体形态的测试分析,表明一学年的健美操教学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形体健美、身心健康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女大学生有关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的分析,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就如何提高普通高校在校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7.
对西北民族学院汉、藏、回、蒙、维等八个民族的250名已婚女教工妇科病调查,有173人患各种不同的妇科疾患,患病率高达69.6%。各种妇科病随年龄增大而发病增多。经统计学检验,汉族与少数民族女教工之间妇科病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8.
通过问卷调查的访谈,从七个方面调查了文山师专女大学生的现状,并针对女大学生贫困面大,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等情况,提出了减轻经济压力,树立学习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设性别教育课程以发掘女性潜能,全方位促进女大学生成才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9.
王志敏  姜秀英 《松辽学刊》2003,24(3):102-103
本文试从八一女排与天津女排争夺步步高复读机杯全国女排联赛冠军的比赛中双方的得与失,分析的探讨排球比赛中矛与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0.
常说女性是"半边天",她们给人一种美丽、平和、善良、温暖的感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广大女性逐渐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性既是家庭的纽带,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影响是长期深远和巨大的,但这"半边天"也出现了"黑洞"。近年来女性犯罪趋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预防和打击女性犯罪已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任务,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要首先究其根源。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微观的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又有其生理和心理等主观原因,多种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导致了女性犯罪行为的发生。笔者从社会、家庭、个人、传统风俗入手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