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4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水库泥沙淤积表现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影响着水库的运行方式和其他效益的发挥。针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计算水库泥沙冲淤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三门峡水库为例,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水库泥沙冲淤量计算和预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计算过程涉及的参数较少,使用简便,适用于水库泥沙冲淤量的快速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52.
紊动对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柱形沉降筒中利用多层格栅产生近似各向同性紊流场,研究盐水和淡水中紊动对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分析絮团粒径、体积含量和泥沙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剪切率条件下,和在淡水中相比,盐水中黏性泥沙絮凝时间缩短,絮团粒径增加,然而盐度对絮团体积含量影响并不明显;最大絮团粒径随着紊动剪切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最大絮团粒径对应的紊动剪切率在盐水中为20.8,s-1,淡水中为15.6,s-1;随着紊动剪切率的增加,水体中泥沙平衡浓度增大,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3.
泥沙颗粒团沉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泥沙沉速公式大多适用于单颗粒泥沙沉降的情形,基于前人对单颗粒泥沙沉速规律的研究成果,利用试验测得不同泥沙颗粒团在水中沉降时的沉速数据,引入泥沙颗粒团特征粒径及附加粒径2个因子,对多个广泛运用的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泥沙颗粒团沉速与用试验测得的泥沙颗粒团沉速较接近,可推广运用到计算泥沙颗粒团在水中的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泉州港的泥沙来源,淤积原因和水深变化的情况,提出了治理淤积问题的途径,并研究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洞庭湖治理及减灾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洞庭湖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及特征。(1)来水量大,泥沙淤积与围湖垦殖是洪水的主要原因;(2)洞庭湖洪水日趋频繁,灾害不断加剧,进一步探讨洞庭湖治理,减灾的主要对策,即洞庭湖流域内治理,减灾对策和江湖协调治理。  相似文献   
56.
针对少沙河流上船闸航道泥沙淤问题研究资料甚少的情况,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贵港枢纽船闸引航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分析了引航道淤积的机理及特点,得出了3个特征年份引航道泥沙回淤量及引航道口让区最大淤积厚度,研究表明少沙洒流上的船部引航道淤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建设中必须考虑相应的清淤措施。  相似文献   
57.
泥沙含量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对水中泥沙含量进行高精度预测,为泥沙治理以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WO-ELM算法模型的水体含沙量预测方法.首先,将影响泥沙含量的8种原始影响因子赋予权重,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提取出4...  相似文献   
58.
59.
依据海河工程局1892-1943 年的水文观测数据等档案资料, 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河道的冲淤变化, 发现人类活动产生较大的作用, 而潮差和径流量是影响河道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今天维护海河泄洪防洪的功能。海河的治理过程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阶段, 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0.
降雨径流导致的水体流失,会将地面当中含有的碳化合物和处于溶解状态的氮连同泥沙等物质一起冲刷走,不仅会降低地表原有的肥力,更能够让附近的受纳水体收到程度不同的污染。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治理标准,其当前的治理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判断降雨径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方面也存在难度。本文为了为其它的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分析和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小流域治理对降低径流拦蓄泥沙的效益和功用,同时结合了某省的小流域A和小流域B的对比实例,测验并研究了不同程度治理情况下的降雨径流泥沙问题,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和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