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3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从胶体电解质的选择、制备入手,摸索出特殊的装配工艺,研制成不漏液,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小,寿命长,结构简单的电化学胶体电解质的一氧化碳传感元件,并已初步形成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82.
李胜春 《科学之友》2008,(12):25-26
文章通过实验探讨了高强砼的配合比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83.
通过实例对石灰砂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及施工工序,分析了石灰砂桩施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4.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氢氧化铗胶体的制备,电泳电压等方面对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实验时间缩短,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5.
针对含油气盆地目的层之上普遍存在剥蚀卸载的问题,以卸载时下伏饱和介质必然发生回弹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剥蚀卸载过程中的砂体回弹对大庆油田形成的相对贡献.岩心回弹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大庆油田青山口组储层的砂岩回弹应变最大可达1.143%,并与有效上覆压力存在着指数关系,影响应变的主要因素是轴向应力和砂岩的粒度.在大庆油田目的层之上两次重要的剥蚀卸载事件中,砂体回弹所泵吸的油气资源量为(0.8984~2.6952)×108t,占大庆油田总资源量的1.45%~4.35%,因而认为砂体回弹可能是大庆油田成藏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6.
本文运用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分析了金属/铸型界面氧化反应机理,提出了剥离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如何获得表面光洁的铸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7.
路喆津 《科技信息》2007,(23):129-129
通过袋装砂井在处理软土地基中的成功实例,详细阐明了工艺特点、适用范围、控制标准以及所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8.
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地层的移动和变形。目前,对砂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和控制方法研究较少,缺乏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依托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现场工程,采用模型计算的手段,探讨了用地表砂浆锚杆对盾构施工隧道地表进行预加固的机理与效果。结果表明,此工程技术可有效提高砂卵石地层开挖段的土体抗剪强度,抑制上部松散地层的下沉滑移;得出浅埋地层锚杆加固深度合理范围,并总结出开挖土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提高能有效减小开挖面应力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今后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9.
论述了高液限土的物理特性和工程特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高液限土处理方法,对浙江省龙浦高速公路的高液限土进行了室内改良试验,得出了不同处理方法的改良效果.铺筑了采用掺灰、掺碎石和掺砂改良的高液限土试验路,对掺灰路段采用路拌法和包芯法的施工工艺,并进行了相应的观测,初步明确了掺灰、掺碎石和掺砂改良高液限土路基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0.
为揭示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规律,从辽河油田采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运用沉降法分别提取3个粒级(5μm、2μm、1μm)的胶体.并对这些胶体的主要理化特征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在石英砂多孔介质中上述胶体的运移行为,以及p 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对该运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粒级胶体的粒径分布分别在4.8~5.7μm、1.9~2.3μm和0.9~1.2μm;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微观形貌呈现片状;当p H从4升到9,3个粒级胶体Zeta电位的变化范围分别在-40.4~-32.4 m V、-49.8~-35.0 m V和-52.4~-24.0 m V;相应地,3个粒级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回收率(MR)变化范围分别为31.62%~63.39%、58.55%~81.25%和62.27%~83.51%.这些说明p H对胶体的运移有明显的影响,中性溶液条件更有利于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随着离子强度从0.001 mmol/L升高到1 mmol/L,3个粒级胶体穿透曲线MR均逐渐降低.说明无机离子使胶体迁移能力降低.同时,小粒径胶体更容易穿透多孔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