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在当代生态主义的主流话语中,恩格斯的形象是颇为模糊的。19世纪末的科学家和革命家的标签,使得一些学者很容易地将恩格斯指认为物种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但是从《英国工人阶级现状》到《自然辩证法》的文本却凸显出恩格斯哲学与一般生态主义伦理观的根本区别。科学与历史作为两个基本坐标,在恩格斯的文本中勾勒出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生态危机的基本动因,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当代生态主义要真正解放自然界,就必须摈弃对科学技术乃至人类文明的抽象否定,继承和发展恩格斯所提供的革命而又务实的生态文明洞见。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康德的伦理学及政治学说最根本的缺陷在于否定能动的意识获得的物质基础,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康德超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康德的理想化、抽象的"善意"是其脱离社会物质关系的思想根源,康德的代表资产阶级的"虔诚的希望"———理想化了的"善意"———具有自由主义虚幻性。  相似文献   
43.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正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恩格斯"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对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伦理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从原始美术形式形态的两大类别入手,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分析了美术形式形态审美发生的过程。即从实用、效率到自我创造的肯定、特殊矿物的寓意性以及陶器的发明和其装饰的演绎,最后到人体装饰,其间,从物质到精神的飞跃,是经过实践来完成的,而人类的审美观念也孕育成熟于其中。  相似文献   
4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伦理巨著。这部著作全面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形成,与唯物史观的成熟相一致,该书还阐发了成熟而深刻的伦理道德思想。从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道德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单个的个人利益和特殊的阶级利益与普遍的社会公共利益、批判功利论与享乐哲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6.
一般认为,《共产党宣言》正第一章才是论证“两个必然”的,而其它三章与论证“两个必然”关系不大。事实上《共产党宣言》全篇都是围绕论证“两个必然”这个中心进行的。  相似文献   
47.
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的论述,全面分析了农业合作社的类型、意义,特别是重点论述了农业合作社的初级形式,对于我们理解我党的农村政策,坚定信心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顺利进行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马恩对立论"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后经过三次发展,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对恩格斯晚年思想进行歪曲的批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关系,并给恩格斯正名.  相似文献   
49.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代名词。社会所有制是其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权失去政治性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但是,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如何解决供需分配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动力问题?如何防止公权滥用?是其留下的制度设计难题。  相似文献   
50.
该文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形成发展的自然历史和自身逻辑结构,概述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几代马克思评论经典作家的理论创见及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