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恩格斯高度评价:门捷列夫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22.
王存刚 《孝感学院学报》2001,21(4):25-29,6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未来社会问题时坚持了三个基本的原则: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反对一切形式的本本主义。20世纪的社会主义者由于对上述原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因此出出了完全不同的后果。重温这些原则,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生的学习实践中蕴含着"四个相结合"的学习思想,即获取知识与改造世界相结合的学习目标、刻苦钻研与严谨周密相结合的学习态度、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批判继承与注重创新相结合的学习作风,这些学习思想为无产阶级学习观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石。  相似文献   
124.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种划分方法直接来自于列宁。他继承了恩格斯《反杜林论》的主要思想,然而,这种划分法的客观来源实际上是杜林构建的思想体系。列宁的这种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许多理论失误。  相似文献   
125.
通过研究晚年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理解视角的微调转变,指出晚年恩格斯在其唯物史观视野中对唯物、辨证及其统一的重视,并将唯物史观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这一视野的微调转变中,晚年恩格斯弥补了过去他与马克思理论中为资产阶级所攻击的不重视上层建筑诸因素作用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6.
朱少均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4):72-74,F004
唯物主义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自然科学,同时也依赖于经过唯物史观履行的社会科学,唯物史观创立以后,唯物主义的这条“新的发展道路”就开辟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7.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的论述独到而深刻。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劳动是人和自然的中介。在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才造福人类,否则,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激化人和自然的对立,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理论与当代可持续发展思路是一致的。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8.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在他们的第二部伟大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而系统地揭示了法的起源、本质、功能及特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形成中,主要是针对剥削阶级法学家割裂或颠倒法与经济的关系和歪曲法的本质的唯心主义法学观,揭露和批判剥削阶级法的虚伪性质和反动本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着重强调财产所有制关系对法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认为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根据当时历史条件的变化,把利用合法斗争夺取政权看作是一种现实可能性,对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和策略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发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同时,本文也批驳了以伯恩斯坦等人为代表,针对《导言》所认为的恩格斯晚年已完全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而成为一个议会主义者的错误论调。重温恩格斯晚年的革命策略思想,对于我们反思当前处于低潮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进入不断深化和成熟阶段:强调从法律层面加强对劳工权利保护的意义,并在实践中积极推动各国工人阶级为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获得法律保障而奋斗;针对未来国际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区别于资产阶级国际法的新原则,即道德和正义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以及和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