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63篇
丛书文集   281篇
教育与普及   2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0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756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代逻辑是综合运用多种一般思维方法,广泛联系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推导形式的逻辑学科群.相对于传统逻辑来说,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形式化,二是实用性。  相似文献   
32.
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自足系统,对其作外部成因的考察固然重要,但如能深入其内,作一番结构上的逻辑探视,或许更有意义。本文试图在这一点上作出努力,以为引玉之砖。参2。  相似文献   
33.
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能力高低的集中表现,一般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下面结合多年来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1 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个体能够善于深入地、全面地、周密地、科学地思考问题,善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迅速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本  相似文献   
34.
文学语言是一种多重符号,它“一语双关”。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构成形象和图画,深层意义构成情感、思维或哲理。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不着一字”法、双关法、象征法、析字法。表层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深层意义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透过字里行间去领略作者的言外之意,去理解作品所蕴合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5.
思想方法的更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这种标志的认识,在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中通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人类思想史上最鲜明、最有意义的科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本文论及的五种类型,这些思维模式的互补与进步,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推进的内在标志;对它们的研究和探讨,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6.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以何种程序呈现给学生,取决限教学程序的优化,文章分别从教材呈现的程序和学生思维的特点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程序的优化,目的是探讨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程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7.
2002年6月16日,正在清华大学出席“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劳夫林(Robert B.Laughlin)、霍夫特(Gerardus’t Hooft)、康乃尔(Eric A.Comell)应邀与百余名清华学子交流。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学生们抓住难得的机遇,向自己心中的偶像频频发问,大师们则毫不掩饰认真作答。一问一答之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透露出许多做人、做学问的真谛。为让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本刊特刊发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清华学生现场交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8.
石立新  李敏  逄凌滨 《科技资讯》2007,(21):142-142
本文着重论述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例讨论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9.
双语的认知机制及其思维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类思维能力的形成出发,分析了不同语言的人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趋同性及双语者语言之间的相依作用,然后分析了母语和外语对思维的影响。指出不同语言的人所形成的有关世界的概念结构是趋同的,其思维内容也是趋同的,不同的只是因语言不同而表现出的思维形式的不同。外语学习者之所以难以形成用外语进行思维表述,是因为受到了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强大干扰,但母语对外语思维过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