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铬铸铁中的碳化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在铸态、预处理工艺以及预处理淬火工艺中锰钼高铬铸铁的组织和碳化物的形态;就预处理淬火工艺下二次碳化物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淬火工艺下,存在铬的M7C3型二次碳化物并呈弥散分布;对高铬铸铁的耐磨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加热温度对高速钢铸轧薄带中共晶碳化物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退火加热温度对高速钢双辊铸轧薄带中共晶碳化物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铸轧薄带中的网状共晶碳化物陆续熔断,粒状碳化物逐渐增多·当加热温度达到950℃后,铸轧薄带中的网状共晶碳化物基本上被粒状碳化物所取代·用汤普森弗瑞锥其(ThompsonFriedrich)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共晶碳化物层片间距的减小为高速钢铸轧薄带中的共晶碳化物的熔断和球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3.
借助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及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外加强磁场对高铬钢中碳化物低温回火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分别在无磁场及外加磁场强度为12T的条件下于200℃回火60min时均有M3C型碳化物析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试验钢中析出的M3C型碳化物数密度相比无外加磁场作用时的相应值显著增加,但试验钢显微硬度未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用金属学基本原理分析了GCr15钢轴承套圈锻后沸水冷却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指出,这种处理方法对加速碳化物的细化、缩短球化退火周期有显著效果。只要沸水冷却后的出水温度控制在500℃以上,就不会有开裂的危险。可以工业应用,井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大断面轴承钢控轧控冷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轴承钢在850℃终轧后,不同冷却速度对其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大断面轴承钢在不同工艺制度下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冷却速度是影响轴承钢碳化物析出的主要因素,在850℃终轧变形后,为了抑制网状的析出,冷却速度应达到3℃/s左右为宜;轴承钢断面越大,在快速冷却过程中,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差越大(最大温差约450℃),心部冷却越困难;直径为60 mm以下圆钢,通过冷却强度与冷却制度的合理匹配,可以控制心部的冷速达到3℃/s,从而抑制网状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86.
施可飞  杨皓景  连跃彬  彭扬 《科学通报》2019,64(32):前插12,3378-3384
锌-空气电池作为一种兼具成本低、容量高、环境友好等优点的高效储能器件,具有1084 Wh/kg的理论能量密度,甚至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主要受限于其空气电极材料氧还原(ORR)和析氧反应(OER)缓慢的动力学,因此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优化其催化活性上.目前应用最广泛的ORR和OER的催化剂分别是Pt/C和RuO2,但是其高昂的价格和稀缺性使其应用受限.金属有机框架(MOF)是金属阳离子或阳离子团簇与有机配体配位形成的配位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与结构可调控性等优势,经高温煅烧后可以获得结构各异且异原子掺杂(例如氮掺杂)的碳化物材料,展现了优良的ORR和OER催化活性,成为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类普鲁士蓝是一种典型的MOF材料,具有成分易调控、合成方法简单等优点.本研究通过氢氧化钴纳米棒的原位转化制备负载在泡沫镍上的钴铁双金属类普鲁士蓝,并以此为前驱体制备了氮掺杂钴铁双金属碳化物催化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光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使用旋转圆盘电极、线扫描等测试材料研究其对ORR和OE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氮掺杂钴铁双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具备较好的ORR和OER活性.在0.1 mol/L KOH溶液中, ORR半波电位为0.81 V; 1.0 mol/L KOH中, OER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过电位为300 mV.该材料作为空气电极催化剂组装锌-空气电池,开路电压为1.29 V,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循环性.  相似文献   
87.
含碳量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合碳量对16%Cr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量增加,碳化物的含量增加,并且由连续的网状逐渐变成孤立的花状、杆状和块状;当碳量合适时,硬度和冲击韧性均出现峰值,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8.
铜镍铬锰铸钢是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用于造船工业。它在制造过程中常因裂纹缺陷而报废。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俄歇谱仪等手段,研究了铜镍铬锰铸钢裂纹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裂纹属于沿晶的脆性断裂。裂纹的产生是因为凝固时形成的显微偏析导致γFe+(Fe、Cr、Mn)_3C共晶Cr沿奥氏体晶界析出所致。碳扩大凝固温度间隔和降低合金元素的平衡分配系数,因而增加了铬的偏析比。因此降低碳和硫的含量,提高钢液的纯洁度和加速铸件的凝固速度是消除晶间共晶和裂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9.
万华明  熊文琳 《江西科学》1992,10(4):210-213
利用SPEED方法萃取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中的MC碳化物晶体后进行SEM-EDX分析,其结果在似稳场条件下的MC碳化物晶体与从高温合金熔体中的生长的MC碳化物的浓度分布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90.
CSP工艺生产低碳钢中的纳米碳化物及其对钢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用化学相分析及X射线小角散射法研究了CSP工艺生产HSLC钢中碳化物的成分、数量及粒度分布,发现尺寸小于18nm的碳化物含量大于文献中测定的CSP含Nb的HSLA钢中尺寸小于18nm的Nb(CxNy)含量。对纳米级碳化物对钢的强化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