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2篇 |
免费 | 335篇 |
国内免费 | 27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73篇 |
丛书文集 | 179篇 |
教育与普及 | 10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37篇 |
综合类 | 42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236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96篇 |
2009年 | 371篇 |
2008年 | 388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54篇 |
2005年 | 202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分析了在静态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上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非规则LDPC码在相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映射模式下的误码性能,并与规则LDPC码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静态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上,不同的映射模式下,非规则LDPC码的误码性能均优于规则LDPC码的误码性能,非规则LDPC码在相同的调制方式下,格雷映射的误码性能优于自然映射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82.
林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7(1):26-28
该文通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的谐振态量分析说明,给出几个谐振态量与电路参数,品质因数的几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83.
在数字选频表或数字扫频仪使用中,由于用户习惯使用转轮来改变频率,所以在新仪器的设计中保留这些用户操作方便的使用习惯,文章介绍了在数字化控制中如何检测转轮转动的方向,如何获得转轮转动的快慢,从而根据转轮的转动速度改变频率变化,达到扫频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4.
以2×2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非盲信道估计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系统中基于时域训练序列,结合空时分组码的直接判决信道估计方法和基于Wiener内插的信道估计方法仿真比较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当多普勒频移较小时,可采用简单的直接判决方法进行信道估计;多普勒频移较大时,宜采用维纳内插方法进行信道估计,且可以提高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85.
跳远踏跳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力学有度阐明了在跳远踏跳阶段助跑速度的转换问题,建立了较全面的踏跳模式。 相似文献
86.
求逆Radon变换的时频小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伯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7):127-131
讨论求逆Radon变换的快速算法,我们构造出无穷次可微的钟形函数,并利用它及Coifman-Meyer构造局部三角函数基的方法,建立具有优越性能的局部正弦基,并在此基下给出求导算子Dx与Hilbert变换Hx的表示,证明了与算子Dx和Hx相对应的近似矩阵都是大量元素为零的稀疏矩阵。 相似文献
87.
以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速率为主要目的的CHESS系统及技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先介绍了CHESS系统,对其核心技术--差分跳频的原理、相应G函数跳频图案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
以主磁路饱和为基础建立了变速恒频发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 ,并由此研究对转子励磁电流进行矢量控制的控制策略 ,探讨不同约束条件下改善动态性能的途径 .结果表明 ,变速恒频发电机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9.
90.
韩德刚 《科技导报(北京)》1989,(6):56-58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代微电子技术、高速大型电子计算机以及激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把化学动力学推向了物理化学发展的前沿阵地。当前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进展的主要特点是: 1.由宏观动力学向微观动力学发展。近100年来,从波登斯坦(Bodonstein)对气相反应动力学和门许特金(Menschutkin)对液相反应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到邢歇伍德(Hinshelwood)和谢苗诺夫(Semenov)对链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从麦克路易(McLewis)和特劳兹(Trautz)的双分子反应碰撞理论到艾林(Eyring)和珀兰尼(Polanyi)的过渡态理论以及RRKM的单分子反应理论,集累了大量极其丰富的内容,奠定了宏观动力学的基础。但是,从分子水平出发对化学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还只有20余年的历史。以交叉分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