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54篇
教育与普及   3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3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30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 药物的定向运输和定点给药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系统在抗癌药物和蛋白质的定向运输以及作为基因载体在扩散的恶性肿瘤细胞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已接近临床使用阶段. 药物经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介导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发挥药效的给药途径的研究也给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希望.  相似文献   
72.
氯霉素在牙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鲆体内氯霉素的药物浓度,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表明:1)单次口服剂量为80 mg·kg-1的氯霉素,药物在牙鲆体内的药-时曲线呈明显双峰现象:第一次达峰时间Tmax(1)出现在2.00 h,鳃、肝、肾、血、肌的第一次达峰浓度Cmax(1)依次为15.01、11.80、10.35、8.56、5.21μg·mL-1;第二次达峰浓度Cmax(2)小于第一次的浓度Cmax(1),第二次达峰的时间Tmax(2)出现在8.0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肾、鳃、肝、血、肌分别为176.87、133.77、118.77、65.33、50.36μg·mL-1·h.消除半衰期(T1/2)为4.89-10.39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8.67-17.05 h,说明氯霉素在牙鲆体内吸收较迅速,但滞留时间较长.2)连续5 d口服剂量为40 mg·kg-1的氯霉素,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9.40-115.50 h,说明口服氯霉素在牙鲆体内消除缓慢,残留较严重,其中以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残留最明显.  相似文献   
73.
采用单一因素确定法研究分离自明阳糖厂的一株肠膜明串珠菌菌株摇瓶发酵生产葡聚糖的适宜培养基 ,结果得到适宜培养基的组分为 :蔗糖 1 0 %、酵母膏 0 .4%、磷酸氢二铵0 .6%、磷酸二氢钾 0 .1 %、硫酸镁 0 .1 %、Mn Cl2 · 4H2 O0 .0 0 0 3%、Zn SO4· 7H2 O0 .0 0 0 5%、Fe SO4· 7H2 O0 .0 0 5%、Ca Cl2 · 2 H2 O0 .0 0 2 %。  相似文献   
74.
药物中半胱氨酸的流动注射荧光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中性介质及聚乙烯醇(PVA)存在下,半胱氨酸能熄灭一个新的荧光试剂5-(4-氯苯基)-8-苯磺酰氨基喹啉(CPBSQ)与Cu(Ⅱ)络合体系的荧光的反应.基于此现象,本文建立了一个测定半胱氨酸的流动注射荧光熄灭方法.结果表明,在λexem=327/368nm处测定,方法的进样频率为64h-1,检测范围为0.05~5.5μg·mL-1,检出下限为0.01μg·mL-1,对4.0μg·mL-1半胱氨酸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大量存在的常见金属离子、蛋白质及很多不带巯基的氨基酸不干扰测定.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某些注射液针剂中半胱氨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5.
在成功制备了(^99mTc〈N)^2+核的基础上,通过配全交换反应制得放化纯大于95%的^99mTcN-TBL^99mTcN-TBI在制备后室温放置9h放化纯不变,分配系数P=50.52小鼠实验结果显示:^99mTcN-TBI,^99mTcN-TBI和加叶温-80的^99mTcN-TBI(T)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分布,特别是^99mTcN-TBI(T)的早期肝摄取低,在静注后5min心肝比为1.15,  相似文献   
76.
有机过氧化物与药物体系引发烯类聚合反应的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过氧化物(BPO)分别与含叔胺基结构的药物(如利福中,奋乃静,水杨酸毒扁豆碱,硝酸毛果芸香碱)组成的引发体系,在40℃的温度下引发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聚合的放热过程,并与纯BPO、BPO-DMT体系引发HEMA聚合的放热过程比较.实验表明:(1)有机过氧化物与药物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相似,其引发活性比BPO-DMT体系的低.(2)有机过氧化物与药物引发体系,能在40℃温度下引发HEMA聚合成型,聚合过程放热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77.
肌苷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肌苷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该性质肌苷的分析检测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肌苷的医疗作用及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78.
骨质疏松治疗将进入一个新时代饶新华编译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因骨质减少而变得脆弱的一种病症,有关这种病症的介绍文字日见增多,人们对此已不再觉得陌生了。“矮个子大娘”和“驼背子奶奶”这类措词所描述的就是那些患有此病的中老年妇女。“过去,人们每次见到自己的祖...  相似文献   
79.
大白鼠对蒿甲醚的快速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LC扫描法研究大白鼠对蒿甲醚(MDA)的快速吸收及MDA在其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MDA在大脑、肌肉中可以维持较高浓度及较长时间。在代谢活跃的肝、肾等脏器中则维持的时间较短,分布的量也较少。按每kg体重给药80mg,60min后,在MDA在大白鼠血球与血浆中的浓度之比为0.53,120min后在血浆中的浓度为1.204×10^-9mol·L^-1,但在其他脏器中都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80.
黄芪复方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和衰老是寿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统受许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每对等位基因都有完全显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长寿,故称长寿基因,隐性基因控制衰老,故称衰老基因。由于父母携带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的数目不同,每个人携带该两类基因的数量也不同,但是,无论是携带的长寿基因多,还是衰老基因多,人们均无法对其进行任何修改。不过,在体内外环境优越的条件下,长寿基因可充分表现,因而携带长寿基因多者,可表现为长寿。相反,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长寿基因不能充分表现,结果其作用可能几乎近似于衰老基因,因而一个人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