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206篇
教育与普及   2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91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1068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跨栏跑教学与训练中必须重视运动员心理变化的研究,采用相应、合理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以适应和调节运动员的心理过程,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训练水平以及竞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2.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育大纲》(2000),基础阶段第四级的要求是认知词汇5000-6500,正确并熟练运用其中3000-4000及其最基本的搭配。根据RolfPalmberg的观点,熟练掌握是指识别,听别,能够联系到实物,能够随时想起,能正确发音,拼写并搭配使用,能知其近反义,内涵和引申义,能合体使用。在如此要求,高阶英语英语词汇的学习对学习策略的教授就显而易见了。本文通过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词汇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实证了词汇策略教学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探讨了篇章中词汇衔接手段的特点和功能。指出:词项之间的衔接力是由它们在意义上和篇章中的接近程度决定的;就衔接范围而言,词汇衔接手段比语法衔接手段大;在词汇衔接中,同一词根的派生词衔接作用基本相同。词汇衔接关系是篇章构成的重要一环,它往往反映出篇章语义层上的事件线和参与者线,同时也揭示出篇章的主题。这些结论不仅适用于英语,对其它语言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44.
李剑  王智勇 《科技信息》2007,(13):52-52
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如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超限效应,蝴蝶效应等,教师如能了解并恰当的运用,定将对教育工作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是摆在社会各界包括每一位毕业生及其家长和学校面前必须切实加以探索与解决的现实课题。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校如何抓好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为此 ,我校对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教育及其实践作了一些探索。现不端浅漏 ,以供探究。根据对 97— 99届近的 110 0名毕业生的平时了解和问卷调查 ,分析其就业心理 ,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就业竞争意识增强 ,但择业依赖性仍普遍较高。②择业视野面不断拓宽 ,但价值取向仍较单一。③择业的自信心增强 ,但自卑心理仍较严重。④公平竞争要求强烈 ,但不平衡心理面…  相似文献   
946.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担着多重角色。辅导员心理辅导角色的内涵包括心理辅导的角色地位、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等方面,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角色之涵义,有助于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教法的选用对教学活动的制约,从教学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对学习活动的干预,从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在学校教育范围内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郭德侠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1):105-106,117
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主评和被评双方会因顺序位置,已有知觉、类群关系、紧张焦虑、应付、敏感等因素而产生一些心理偏差。为保证教学质量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对主评者的素质、能力,对被评者的角色心理以及评价依据等进行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