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123篇
丛书文集   205篇
教育与普及   3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99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871篇
  2008年   871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心理干预对ICU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ICU护士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盐步医院及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东院ICU及普通内科护士各20名护士,前者为干预组,后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组加用认知、情绪、行为的心理干预。然后检测两组的心理状态。结果ICU护士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普通内科护士。经干预后,两组失眠发生率以及与失眠相关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说明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ICU护士睡眠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结论心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改善ICU护士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2.
张永昌 《科技信息》2008,(35):340-340
《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为什么能够说服赵太后答应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是因为触龙准确地把握住了太后的心理,先是巧妙地使太后放松了对自己的戒备情绪,以便两人的对话得以顺利进行,然后把握住了太后爱子这一心理,以爱子为出发点,通过合情合理的分析,指出什么是真正的爱子,一步步将爱子和利国这两件在太后和大臣们看来对立的事情统一起来,从而化解了矛盾,达到了说服赵太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现象,我们要把握好。把握不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4.
摸准后进生学习时的各种心理,采取积极措施启发诱导,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后进生学习心理归纳起来有四种: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观摩和参加大量比赛及自身训练体会,对赛中跳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解除外界环境的压力,并消除在跳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从而使运动员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获得好成绩。文中列出三种心理训练在比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同性恋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爱滋病的传播,同性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中外文献总结了同性恋形成的社会心理诱因,并对同性恋歧视现象及其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改善同性恋生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因此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学校这一组织应运而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而近年来,情商成为最热门,最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认为应更加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提高学生的情绪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夏希 《科技信息》2008,(10):312-312
在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体验在心理学中被称作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对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写作这门必备的学习和工作技能是相当不利的,它甚至会影响学生在其他方面成功经验的获取。那么,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写作中的习得性无助感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