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2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734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796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心理空间为基础的概念整合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很广泛的关注、研究与应用。人们在赞叹它所带来的强大解释力的同时,对它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对类属空间在概念整合理论中作用的质疑。作者尝试在学习研究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对上述以及相关问题给出自己一些肤浅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72.
随着国际与国内多元文化间冲击与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碰撞情境下的心理涵化研究已成为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互动心理学的视角,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模型,探讨了文化碰撞情境下心理涵化的产生、过程及适应结果,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分析了后进生学习数学心理状态并探讨了使后进生转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指导。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75.
在著名的博弈模型"石头-布-剪刀"模型中加入从众心理的影响,考察从众心理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其中对利益的渴求和从众心理两个机制相互竞争.从复杂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从众心理在网络中的个体之间起到了很好的耦合作用.当从众心理占据上风时,这种耦合作用可以引起个体之间博弈策略的同步振荡,进而形成宏观的振荡现象.在社会学的某些领域中,这种宏观振荡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如果期望一个稳定的多样策略共存的状态,就要尽力降低从众心理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科学大观园》2010,(11):46-46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规律,最神秘莫测的当属心理上的常见规律。下面专家为我们列出心理上的十四个常见的的现象,虽然很神奇,不过也有它可以探究的地方哦。如果你看过的话,就请运用你强大的心理磁场区影响身边的人吧。  相似文献   
77.
《科学大观园》2010,(11):50-51
不满现实的无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年仅23岁的大学生梁某凭着“一瞬间的冲动”,竟然持刀抢劫一家商店。而仅仅过了4分钟,梁某便落入法网,刚离开大学校门的他转眼间又踏入看守所……“我当时真是昏了头,现在一切都晚了。”后悔不已的梁某认为,是孤僻的性格一步步将自己引入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78.
《科学大观园》2010,(13):44-44
一对老人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他俩相敬相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和爱护,相互信任和体谅。那么。老年夫妻怎样才能心理相容呢?纵观恩爱夫妻的经验,可归纳为三点:  相似文献   
79.
《科学大观园》2010,(13):47-47
女人每个月有“好朋友”(经期)来访,影响情绪变化,连带身边人也可能受波及。  相似文献   
80.
《科学大观园》2010,(17):48-49
“会诊”专家彭凯平谈心理减压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邀请了海内外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精神病学等方面专家到富士康“会诊”。寻找摆脱“连跳”阴影的出路。作为富士康邀请的社会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在分析“连跳”背后的原因时,呼吁社会不仅要关注逝者,更要关注我们身边99%以上的健康人的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