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4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9篇 |
丛书文集 | 236篇 |
教育与普及 | 15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7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46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23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268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252篇 |
2006年 | 197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85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45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3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一个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粳稻品种“中花11”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了一个窄叶突变体. 突变体表现为植株矮化、生育期延迟、叶片变窄及内卷和结实率降低等一系列突变表型. 窄叶突变体的剑叶在饱和光下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野生型, 在灌浆期剑叶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也明显低于野生型. 遗传学分析表明, 该窄叶突变体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通过对突变体T1代和T2后代的分子检测发现, 该突变体表型非T-DNA插入引起. 利用籼粳杂交F2群体对突变体位点进行了基因定位, 将其定位在第12染色体长臂上SSR标记RM7018和RM3331之间. 与经典的形态标记nal3(cul3)位于相同染色体区段, 故将该突变体暂定名为nal3(t). 随后,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序列和SSR标记, 开发了6对新的STS标记, 进一步将窄叶基因nal3(t)定位在NS10和RH12-8之间, 遗传距离分别为0.58和0.26 cM, 物理距离约136 kb, 为进一步克隆nal3(t)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型高负荷轴流风扇在微小空间的高通流及高负荷能力,提出一种加速型进口导叶(IGV)结构设计方案。方法 采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设计不同加速型IGV,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对风扇不同流量系数下的压力系数、全压效率以及流道损失的影响。结果 采用加速型IGV使得风扇流道内通流能力增强,叶片尾缘气流延缓分离,下游流动更加均匀;随着进口气流加速程度的提高,设计工况点全压效率基本呈单调递增的趋势;相比无加速IGV风扇,当IGV加速程度为1.1、1.2时,在设计工况点,风扇压力系数提升百分比为1.61%,1.24%,效率分别提升了3.49%,5.05%;IGV的加速程度从1.0增至1.5时,风扇效率提高6.69%。结论 在小型高负荷轴流风扇中,加速型IGV与无加速IGV相比,加速型IGV对风扇压力系数以及效率的提升具有更优的效果,并且IGV加速程度也并非越大越好,当加速程度为1.1、1.2时风性能表现最优,为小型高负荷轴流风扇的研究提供相关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26.
将来ビジネスパーソンになりたい人たちにとっては、いまからビジネスに関する知識を持つのはいうまでもなく、大切なことである。しかし、単に知識を持っているだけでは、ビジネスの世界ではあまり役に立たない。知識を身につけて、そこからさらに自分なりに理解を深め、仕事で使える応用力が必要だ。 相似文献
27.
28.
基于采样率变换与FFT的GPS系统C/A码捕获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民用粗码信号快速捕获算法速度慢、不易于硬件实现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采样率变换和FFT的GPS信号C/A码捕获算法。利用采样平均的方法把采样率为5Msps的输入信号降低为1.024Msps,然后利用FFT进行粗捕,得到粗略的伪码相位,最后对粗略的伪码相位周围的原始数据进行循环相关处理得到精确的伪码相位估计值,降低了对后续跟踪环的动态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量小可以快速实现C/A码的粗捕,得到高精度的捕获结果,同时该算法可以利用现有1024点的FFT处理核(IP),便于在硬件上实现。 相似文献
29.
30.
基于FPGA的4096点基-4 FFT模块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技术,具有集成高度、逻辑实现能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数字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之一。数字脉冲压缩技术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编程,在现代雷达中广泛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是一种实现数字脉冲压缩的高效、灵活的方法,也是实现雷达数字信号中重要技术。首先说明了基4FFT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了如何使用Xilinx的FPGA的来实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数字脉压的核心———4096点FFT模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