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91.
本文提出用硝酸溶解辉钼矿的新方法,分离除去大部分的Mo、Mn、Ti、Ca、Mg、Cr等干扰元素后,借硫氰酸盐——乙醚——汞萃取法除去与铼一起转入溶液中的少量Mo,最后以硫氰酸盐乙醚萃取法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本法适用于测定辉钼矿、铜精矿中痕量铼,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其误差只为±10%。  相似文献   
592.
本文主要介绍他杀案中的手部损伤创口含有微量物质的存在可能性和检验价值。常用的寻找、保护和提取方法,分析微量物质的途径和技术方法,以及应该注意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93.
594.
报道了一种快速测定微量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简便方法,利用微孔滤膜(0.45μm,25mm)分离游离和结合的配基.实验表明:(125)I-LDL与组织中LDLR的结合与(125)I-LDL与生理细胞表面LDLR的结合具有相同的特性,即可饱和性、可竞争性及热敏感性.该方法仅需0.2g组织,结合反应采用0℃温育4h.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饮食对金黄地鼠肝组织中LDLR的影响,发现饮食胆固醇使金黄地鼠肝LDLR数目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使LDLR数目明显升高,不同饮食对平均亲和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5.
以河北西柏坡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考察了不同臭氧化工艺对该厂二级出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的结果均表明,紫外线、活性炭协同催化臭氧化技术(即OUC技术)可显著提高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并可显著提高臭氧利用率.  相似文献   
596.
采用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pH9.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对5-Br-PADAP与锰(Ⅱ)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剂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40 nm和570nm,锰(Ⅱ)含量在0~10 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ε=1.79×105L·mol-1·cm-1,比单波长法ε=1.04×105L·mol-1·cm-1提高1.72倍,说明该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用于测定钢样中微量锰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97.
建议了一种新的评价微量滴定分析可靠性的方法.提出应该按照误差传递的理论阐明滴定分析装置自身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按照此理论,计算了自制微量滴定管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结果表明:该自制微量滴定管是完全适应于大学基础分析化学实验要求的.  相似文献   
598.
应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实验分别确定了微氟循环蚀刻液的配比及微氟循环蚀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蚀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5.5,温度为48℃,时间为2.2h.并经SEM和IR实验测试,玻璃表面蚀刻均匀,蚀刻深度为5.8μm,深度均一,表面平整,无侧蚀现象.蚀刻后废液经化学处理可实现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599.
研究了添加微量Y元素对Mg–2Zn–0.3Ca–0.1Mn–xY(x = 0,0.1,0.2,0.3)生物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Y含量从0wt%增加到0.3wt%时,晶粒尺寸从310 μm下降至144 μm,第二相体积分数从0.4%增长至6.0%,合金的屈服强度不断提高,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先降低后升高。当Y元素含量提高到0.3wt%时,合金中开始析出Mg3Zn6Y相,且合金具有最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19 MPa、69 MPa和9.1%。另外,Y含量为0.3wt%时,Mg–2Zn–0.3Ca–0.1Mn–xY合金在模拟体液中表现出最优耐蚀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晶粒细化和析出的Mg3Zn6Y相。  相似文献   
600.
主要对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砂轮与工件界面压力场进行理论建模与数值仿真。建立了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区两相流压力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磨削区动压力随着砂轮转速的增加,射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最小间隙的增大急剧减小;3种喷嘴角度下,当喷嘴位置角度为15°时,磨削区沿砂轮进给方向的压力大于其他2种位置。在KP-36精密磨床以及纳米粒子射流供给装置构建的实验平台上,利用CY3018型压力传感器测试压力场变化规律,研究了砂轮转速、最小间隙、射流速度以及喷嘴角度对磨削区压力场的影响,实验测得的数据与仿真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