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77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6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硬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切屑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非均匀的显微组织结构,在切削力作用下其剪切变形不是在一个平面内而是在一个有相当厚度的区域内完成,传统的单一剪切平面模型不适合用于这类非连续增强型复合材料的切削分析.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基体的塑性变形始终受到不可塑性变形颗粒的干扰,故在复合材料成屑过程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起重要作用,并由此决定了切屑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材料进入剪切变形区后发生的非定向连续滑移、剪断和基本稳定滑移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及热处理对ZL10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L107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还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结构中大型、复杂、高强度重要铸件的要求.实验在原有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元素、混合稀土变质和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来进一步提高ZL107的综合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合金经过金属型浇注、T5处理后的力学性能:σb为324.2 MPa,δ5为4.1%,HBS为102,比原ZL107合金分别提高了19.7%、46.4%和8.0%.改进后的ZL107合金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塑性,有望成为大型、复杂、高强度结构铸铝件的优选合金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微量锰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催化光度法,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以及在食品、冶金、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恒温条件下从嗜麦芽假单胞菌中获得酪氨酸酶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并得出该反应符合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的结论。该方法不需要将酶提纯 ,可以原位测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改善不锈钢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比中碳钢差得多,属难加工材料,主要表现在切削效率低,刀具耐用度低,加工表面质量差等方面,根据不锈钢的切削特点,探讨改善不锈钢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速切削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领域,着重讨论了高速切削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目前高速切削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空间任意平面角(角边可为任意位置的直线)及其投影角这一具有实用性的几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用几种不同的解析方法得出在各种情况下的关系式,从而能以最少的参变量,进行准确而简便的计算。文中还列举了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车削中进给方向毛刺形态转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成 《科学通报》1996,41(9):859-862
毛刺是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常见现象之一.它不但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也增大了加工成本,成为制约精密加工和自动化加工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工程专家和学者相继开始对金属切削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毛刺形态转换的研究尚不多见.而搞清毛刺形态的转换条件是实现有效地控制毛刺的关键.为此,本研究以切削实验为基础,对车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形态的转换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1 进给方向毛刺的基本形态金属切削中产生的毛刺与切削过程紧密相连.按照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体系,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毛刺可以分为两侧方向毛刺、进给方向毛刺和切削方向毛刺.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金属切削过程润滑特点的基础上,以四球试验机、磨擦磨损试验机和切削力测力仪为手段,考查了切削液的润滑作用,并比较了乳化液和合成切削液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法采用示波极谱法测水样中氯的含量,结果表明:选用0.1mol/LKNO3作底液,阳极化,指示电极用汞示电极,Cl-在电位+0.7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能生产良好的阳树波。当水样中氯离子浓度在0.002mg/ml~0.100mg/ml范围内,其氧化电流与溶液浓度成线性关系,与常用的比浊法比较,相对偏差<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